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与园

(2019-02-01 07:27:34)
标签:

刘夫斯基

分类: 人生.健康

    《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滴水,可方可圆,泽润万物;一个人,能方能圆,方圆相济,便可活的豁达、圆满。

       "方圆"之说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外部是圆形,内部是方孔,看似朴实无华,但蕴含着人生哲理。

       做人也应当像这铜钱一般,能圆能方,虽未能熠熠生辉,但也有存在的意义。


       做事要方

      方不是执拗,方是一种坚毅,一种正直,更是一种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气节和原则。

        就像脚下的刹车,红灯时适可而止;绿灯时一路前行,别犹豫彷徨。

        曾有个拦路抢劫的少年,潜逃到外地隐姓埋名四年。然而,他还是被抓获,不是因为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见义勇为的壮举让他暴露了。

       在那个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里接连救起了两个落水的儿童。

       他的义举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

       记者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想没想过那样做会暴露自己?还是想这是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

        他摇摇头说,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想到赶快去救人。

        虽曾拦路抢劫,但心中有温度,做事自有底线。

       人在世间,又有谁能尽善尽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一辈子问心无愧,如此便好。


       做人要圆

       圆不是圆滑,圆是一种周全、一种宽厚、一种通融,更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自嘲,酒后的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调侃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有智慧的人,历经生活艰辛,依然内心向暖。

       正如苏轼深谙“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虽然曲折不畅,但仍心胸坦荡,情趣风生。

       饱经世故,仍能保持方圆,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历圆滑而弥天真,这才是对困苦岁月最好的回答。


       内方外圆 才是人生至高境界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

        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人,纷纷说:“大王当然是一代明君了。”

        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为什么这样说?”任座回答说:“大王您获得了胜利,攻下了城池,没有按功劳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

 魏王大怒,马上下令,将任座赶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位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为什么这样说?”

       这位大臣说:“古人经常说,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魏王听后,立刻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

       “只圆不方”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操守,没有底线,属于世故小人。

       “只方不圆”的人,说话不看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又很容易得罪人

       唯有向那位大臣“内方外圆”,既不让人难堪,又给予别人如沐春风的温暖,实是内方外圆的至高境界。

       生活中无论守方还守圆,常常让我们左右为难。其实,圆在方内,除掉虚浮,别太圆滑世故,有几分稳重就好;方在圆中,藏起锋芒,不那么咄咄逼人,有几分灵动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

        做事不必处处方正,方圆人生,也是一种惬意生活。

        便如手中执笔,半紧半松最自然。

        做人不必事事圆满,但有一事精致,便能扣人心弦。

        亦如人饮醇酒,无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适宜。

         这辈子,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济,做好了做对了,生活才豁达、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