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的区别?

(2018-12-29 07:30:41)
标签:

阳光丽和

分类: 课程与课堂

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的区别?

研学旅行、夏令营和游学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青少年开拓视野、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独立人格,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补充。但是,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教育部等11部门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夏令营,或者说“营地教育”这一概念,则最早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在暑假期间提供儿童及青少年的一套受监管的活动,参加者可从活动中寓学习于娱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广义的“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融合,协助孩子开阔视野,培养人生观和树立坚韧的世界观。狭义的“游学”多指学生出国参观游览国外的主要城市、著名景点,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体验多元文化


研学旅行和游学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个“移动课堂”,强调空间的移动,“旅游”和“教育”同时进行。不同的是,研学旅行作为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何为研学旅行?


教育部等11部门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研学旅行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纵观世界公认的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芬兰积极倡导在入大学前学生要到国内外做一年的相关专业考察调研、收集资料学习;日本与之相关的课程“修学旅行”已实施多年。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古代就已开始,比如众所周知的徐霞客游记。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的“考察探究”中。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这也是研学旅行的深层意义所在。


如何开展研学旅行?


当下,中国正走进世界舞台的核心,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相关课程从“课外活动、春游、劳动课、研究性学习、班团队活动、活动课程、游学活动”,发展到目前的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


《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纲要》也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考察探究中。这样,从理念和实践形态上都体现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目标上高度一致。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研学旅行已被明确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主要活动方式之一“考察探究”中的一种活动方式,但二者不是平行、并列关系。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不同的育人作用和目标,学校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需要统筹考虑各主要活动方式的活动内容,不能以一代全,也不能因所谓的“特色”而在一所学校只进行一种活动方式的主题活动,从而导致课程价值的缺失。


总而言之,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考察“探究式”的一种活动方式,各方需要认真钻研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只要教育实践者坚持结合教育的基本理论、理念,坚持从实践教学中探索,就一定能够通过研学旅行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