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夫人 |
分类: 家长学校 |
很多家长对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养育方式毫无觉察,即便有他人好心提醒,也很难立刻认识到问题。
来看一个小窗信息:
家长想把家里的狗送人,却没有选择和孩子正面沟通,就是把家里的实际情况告诉孩子,表达家长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然后让孩子正面面对问题,该失落的时候接纳失落,该悲伤的时候面对悲伤,因为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日日都是高兴,我们会遇到挫折,情绪也会有起落。在遇到事情的过程,情绪的起落间,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最真实的人生,而只有通过孩子切身的体会,加上家长正确的引导,孩子方能在真实的体验中健康茁壮成长
家长先是条件交换,如果孩子同意把狗送人就送孩子一个玩具,错误引导孩子,这个世界充满了有条件的交换:人和物、包括感情、爱都可以交换,父母呈现给孩子的是一个多么利益和虚伪的世界。
当家长提出条件交换的方式,造成了孩子的痛苦与纠结,因为孩子爱狗狗,对狗狗有感情,毕竟养了那么久,孩子出于喜欢和贪心也想要新玩具,于是左左右右,不能决定。无论孩子做何种选择挑战的都是孩子的底线,误导的都是孩子的童心。
把家里的狗送人和给孩子买玩具之间本毫无联系,那么家长为什么会混淆在一起呢?因为家长甘愿被孩子的情绪绑架,家长混淆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我们是在养育孩子,不是只负责让孩子高兴。真实的人生中本就会有很多取舍的选择,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面对。
最后家长问“我应该如何说如何做,才能让他开心接受?”,这是一句为孩子的情绪全程负责的话,一句甘愿为孩子的情绪买单、被孩子的情绪绑架的话。
这是很多共生状态家长的平常表现,当然家长自身毫无觉察和意识。
情绪是自然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需要活在事实里,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家长事无巨细考虑的都是为孩子的情绪负责,为孩子的情绪买单,时刻想着要让孩子高兴,那么这个孩子和温室里的花朵有何不同?只是这个温室是情绪的温室。
家长不必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买单,也不必为孩子的情绪买单,就是时刻为孩子的情绪努力,为了让孩子高兴不惜做任何事,做任何妥协。
但是家长可以时刻接纳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情绪,家长是孩子的容器,当家长能够面对承接孩子的情绪、面对孩子的焦虑、面对孩子种种恶劣的表现,再把面对承接并化解转化好的能量返还给孩子,这个过程就是真正养育的过程,也是真正爱的过程。
看见才是爱,看见孩子,接纳孩子,然后及时回应,这个过程就是表达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爱流动的过程。
当家长无力承接的时候,家长除了逃避就是崩溃。逃避就会如上面这个家长,拼命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开心,好不面对孩子的恶劣情绪和焦虑;崩溃的家长就会反过来粗暴对待孩子,如下面这个家长。
四川-沙拉妈-5岁女:我发现我要崩溃了,我想打孩子了。现在她哭的非常厉害,我耳朵听着刺耳,真想打人
养育的本质就是面对并承接,然后化解转化好的能量返还给孩子。
当养育者无力化解和转化好的能量返还给孩子时,没有关系,做好第一步面对并承接,第二步给孩子自由,这就是爱和自由,同样能够养育出健康、活力四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