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写我的,你看你的

(2018-11-12 17:12:48)
标签:

立达书院

分类: 阅读与写作

    我们写作有一个对写作的态度,也有一个对读者的态度。

    写作有不同的目的与指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写作也分为己、为人。有为人而写者,有为己而写者;有指向他人的写作,有指向自己的写作。同一个人的写作,有是为己、有是为人。也有为己以为人者,为人以为己者;也有先为己后为人者,先为人后为己者。不一而足。这些其实是个人的价值取向、写作取向,有时并无对错之分。

    在写作上,于我而言,首先是为己而写。写作是一种自我记录、自我梳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方式。在写作中梳理思想、疏通心理、修炼心性、提升精神。写作不仅记录生活,而且成就自我。

    其次,为己而后为人。如果在为己而写的同时,又能给他人一些启发,岂不更好。因此,写作之后,乐于分享,于他人有益则更彰显写之意义。既然以为己为前提,那么于人则为附属,有益则好,无益则罢,只希望无害就行。

    当然,我只能把握自己的写,而不能掌控读者的读

    对于写,“诚”为第一要义。“修辞立其诚”,之所以修辞,并不是为了文采,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立诚”。修辞,最怕的是以辞害义。撰文以求真,修辞以立诚,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对指向自我的文章,无为文之诚,无写作之真,则写就没有了意义。求真立诚是对写作的把握。

    对于读者,我毫无把握。 我从不妄想去掌握他人的想法与说法,因为那不是你所能掌握的——心长在他的肚子里,眼长在他的头上,嘴长在他的脸上,你怎么能控制得了他的想法、看法、说法呢?除非是暴君,通过暴力让人说出与你一致的内容。可是,口服未必心服。妄图控制读者的都是愚蠢的、徒劳的、枉然的。

    很多写作,我只为自己而写,我并不在乎读者,更不会在乎读者的评价。

    莫言在他的文章《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中说道: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莫言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其实我们更要捍卫写作的尊严,不媚俗、不媚人,不屈己,不屈志。莫言说“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而我说——“即使没有读者,我也要写。即使没有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对于指向自我的写作而言,自我之外的读者根本不重要。我就不是为人写作,写作是一种自我需要,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未必去追求他人的理解与认同,更不会追求众人的理解与认同。不理解、不认同,又能怎样?干嘛一定要追求他人的理解与认同呢?理解很好,认同更好,不理解、不认同,也无谓。我想写,就写了,我想这样写,写了就写了,管你怎么说。

    写了之后,发表出来,是一种分享,分享出来之后,能否被理解、能否被认同,不是作者所能够掌握的,那就任人评说吧。

    作为作者,我们所能掌握的是要不要写,写什么、怎么写,所不能掌控的是读者对它的态度、看法。

    接下来,我继续我的写作,也继续我的分享,至于写的好坏,任你评说。至于你的评说,说的对,就虚心接受;说的不对,看心情,要么微微一笑,要么哈哈大笑,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我就骂回去、打回去。这就不是你所能掌握的了。

    故此,我对写作与读者的态度是:我写我的,你看你的。我爱写不写,你爱看不看。

                            2018年11月12日上午于延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