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则经典家训,跟古人学修身齐家
(2018-10-22 08:31:23)
标签:
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智慧宝典。中国传统家训精深宏富,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译文: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这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天地一样没有边际。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摘自《朱子家训》
译文: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摘自诸葛亮《诫子书》译文: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摘自袁黄《了凡四训》
译文:一定要天天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过自新。倘若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就会在这一天里安心于自以为是的状态;倘若一天没有过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没有进步可言。
译文:唯有积存厚德才是传承家业的真道,处世立身没有奇特的方法,只要依循直率真诚本性。
译文:读书可以增长追求世间法则至理之心,是颐养心性的第一等事。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摘自朱柏庐《治家格言》
译文:人吃的每一粒米饭,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人穿的每一件衣服,要时常想到它在制作时的艰难。
译文: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荣耀,在我的心目中却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富家儿一败涂地,皆由不知节用而起。——摘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治家》
译文:有些富贵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后来失败地一塌涂地,都是因为不知道节约用度而造成的啊。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摘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译文: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富贵不可遗故交,贫贱亦当存旧谊。——摘自《毗陵庄氏族谱·训诫》
译文:功成名就以后,不要忘了老朋友,贫贱时也要维持好彼此之间的友谊。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译文:人活在世上一天,如果能够听到一句善言,或者见到别人做一件善事,或者自己做一件善事,那么这一天就算没有白白度过。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摘自郑板桥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译文: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有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递到他们手中,用一小碟酱、生姜来下饭,这都是最能温暖老人与穷人心灵的好东西。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摘自《钱氏家训·国家篇》
译文: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百姓就一定去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