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18个上下对应穴位及功能

标签:
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 |
分类: 人生.健康 |
主治:神经系统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针或灸,一补一泻,有良效。
主治:筋脉拘急,痉挛,抽搐,口噤以及头疼,牙疼,疝痛,无汗等症。
凡肢体(四肢所发生的一部或半侧)痉挛疼痛,麻痹等,用之皆效。大肠经上的肩隅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上。取穴: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凡瘀血阻络,栓塞或时疫吐泻,中毒等,取二穴青筋放血即可。肺经上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侧凹陷处;
主治:出血癫狂等疾。少商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隐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内侧,距趾甲角1分处;
可调治消化道诸疾,如腹疼腹胀,消化不良,泻泄,痢疾等。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和肚脐平行往外两寸;
主治:胃脘疼痛,痞满,呃逆,呕吐等胃部疾患。膀胱经上的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后腰处),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肺部疾患。膀胱经上的肺俞在风门下一寸处;肾经上的俞府穴。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一切脾胃疾病。至阳穴位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与两乳中点的膻中穴相对;
主治:心腹胃痛,呕吐,痞满,心悸,怔忡,等疾病。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主治病症: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主治:恶寒发热,疟疾,腹痛,便秘,男女生殖器疾病以及妇人月经诸病。间使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
主治:热结便秘,腹胀,肋痛和胆结石症等。绝骨穴在外踝高点上3寸,当腓骨后缘。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主治:四肢疼痛,麻痹,瘫痪。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横纹尽处。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