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学习必须明白的的“5个不等式”,不能白努力!

(2018-09-18 08:13:17)
标签:

柳栖士

分类: 初中.高中

 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最容易进入“自以为是”的模式。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有的同学认为复习就是做更多的题;还有同学认为提高成绩就应该把大题、难题最对……

    有上述想法的同学,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以为是”,实际情况可能和他们所想的相差甚远。


    一、学习压力≠学习动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但压力转化成动力有几个条件:

    首先,压力不能大到足以摧毁个人自信的程度,要给人成功的希望;

    其次,人在压力下要分析原因,把可能的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归于能力不足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再次,压力必须是可控的,如果愿意,我们有能力决定压力的大少;

    最后,只有动力才是真正的压力,其他压力都是阻力。


    二、学习时间≠考试成绩

    谁都想考试得高分,这没错,但把成绩的提高视为学习时间无限延长,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只有在学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学习结果才和学习时间成正比。

    如果你不能维持高效的学习(事实上每人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只保证学习时间是无用的。

    在学习方法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成反比。

    延长学习时间的结果是:如果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就等于降低学习效率。


    三、做更多题≠得更多分

    事实上,大多数同学的考试分数都低于其真实的学习水平,因为他们总在自己会的问题上丢分。

    如果你能做到会的题保证不丢分,成绩就能上升一个档次。

    可惜的是,我们总是练习做更新更难的题,想着去得分,其实最有效的复习应该是怎样不丢分或少丢分。

    记住,我们的水平没有那么低,把真实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就是提高成绩。


    四、做对难题≠考得高分

    考试题有4类:

    难度低而高分值的;

    难度低而低分值的;

    难度高而高分值的;

    难度高而低分值的;

    所以,如果你做对了一道难而分低的题,却在一道易而分高的题上丢分,那是得不偿失的。

    考试的时间是成本,分数是收益,别做亏本的交易。


    五、感觉不好≠考得不好

    感觉不好意味着题目难,而题目难就意味着比你水平低的同学更做不好,他们赶不上你。而比你水平高的同学也未必做得对,就有可能被拉下来。

    感觉好则意味着题目容易,所以比你水平低的同学也可能做对,就会赶上你。而水平高的同学当然会做,你就没有追赶他们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