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佛家的圆融
(2018-08-27 06:52:51)
标签:
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 |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
苏轼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三者相通。他将三者相互融通,注入自己的生命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形态,为后人欣羡和瞻仰。
苏轼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精神,他性情温和,心地光明,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尘世人间怀有热爱,对人世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
苏轼是四川人,李白也是少居蜀中,巴蜀地区道教风气较浓,并非一味地如儒家一样方正,他少年时期曾拜道士张易简为师。年少时就爱读《庄子》,曾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东坡在《答毕仲举》中曾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他吸收了佛家有益于人生的思想,向往“静”与“达”的人生境界,破除偏执,圆满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