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人物有马云、俞敏洪,在高中复习了至少3年,最后的人生还是异常精彩的。欧美发达国家有个理念是,孩子晚上一年学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人生不是短跑,别急!
对于孩子上学的时间,欧美一些国家的理念是,让孩子晚一年上小学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而我国有的家长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惜剖腹产也要赶上入学的年龄。到底谁做的对呢?
过早上学有哪些弊端?
年龄小比年龄大吃亏。
入学年龄影响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有位经济学家,从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资料中发现,入学年龄与成绩有关:四年级学生中,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的测验成绩比年龄较小的孩子的要高出4%~12%,在四年级时的这一点差异就可能使两个孩子的后来发展不一样,到大学时,研究者发现年龄相对比较小的学业成绩比年龄大的同学少了11.6%。开始一点点的小差异竟然会造成后来的大不同,所以父母不必急着让身心还未准备好的孩子去入学,学得早,不如学得好。
欧美一些国家把让孩子晚上学作为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美国人觉得孩子年龄太小上学很吃亏。澳大利亚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会选择尽量延迟孩子入学时间,因为这些家长相信,当孩子年龄稍微再大一些之后,身心发育达到更好的状态,在班级里学习会更加自信,学业表现更出色,而且有能力承担一些领导性的角色。
男孩比女孩吃亏。
近年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经让女孩全面超越,就连以前男孩比较强的实验、计算机、竞赛等传统项目,都已经不如女孩了,“阴盛阳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是中小学生“女强男弱”明显。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说,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按照现行的评价标准,其中5000万属于差生,差生中80%是男生。
二是高校“男多女少”的局面已成过去。1977年恢复高考之初,女生的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2007级中国大学生,是女性在招生数上实现逆转的一年,比重由上一年的49%跃升至52.9%,首次超过一半。目前,中国大学校园“男多女少”的传统局面已经成为历史。
三是全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明显。一项针对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性状元比例攀升至52.65%,男状元跌至47.35%,女状元所占比例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四是大学研究生招生“阴盛阳衰”现象突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是个工科学院,几年前还是男生居多,现在,吴必虎教授带的20个在读硕士、博士中,只有3名男生。吴教授说,大学里这种情况占六七成,不是我们不想招男生,笔试、面试都是女生好,男生竞争不过啊。
造成“阴盛阳衰”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发育差异和上小学时间的选择。研究显示:3.5岁女孩的大脑语言区相当于5岁男孩的水平。英国学者杰夫·哈曼对男孩的心理落后提供了量化结论: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女孩发育早于男孩,比如同一天出生的男孩、女孩,女孩的身体技能、语言表达、智力思维等,都明显早于男孩子。同一年龄的男生因为竞争不过女生,可能会失去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应该认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种发展趋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晚一年上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能给孩子保留更多一点童心。
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孩子的童年时间却越来越短。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当孩子本该无忧无虑在大自然中撒欢、奔跑的年纪里,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甚至对自己都还是处于探索的状态,你却要求他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坐在小板凳上听老师讲课,过早沉浸在学术氛围里,一切以科学和知识为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不再听从于自己最初那些稚嫩而美好的想象力,童心很快就会被掩埋。缺少了童心童趣就再难有草房子。
能给孩子多一点自信。
孩子提前进入小学阶段,多多少少会因为成绩追赶而产生不自信,晚一点入学在班级年纪大一点,反而容易建立自信。
孩子年龄大一点,生活自理能力和心智会更加成熟,不管在学习还是处事上,他们会更加灵活和理性,这给孩子带来的自信和从容,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能给孩子多一点蹲苗的时间。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王者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儿;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万物皆有时,
教育也是一样,让一切发生在应该发生的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为未来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础,顺乎天性的成长才是快乐的、健康的、有潜力的。蹲苗是为了更好的生长。
什么年龄入学关键要看孩子的成熟度
什么年龄入学,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和智力发展情况。
“起跑线”并非上学年龄越小越好,9月1日以前入学是人为决定,没有任何生理依据。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认为,如果孩子上学早,过早接触写字,很有可能导致握笔姿势错误,写字慢且难看,进而严重影响孩子的运算和书写。一些孩子口算不达标,不是因为他算不快,而是写不快——手的发育没有跟上。好多孩子之所以写不完,不仅仅是知识点不会,而是手部力量、速度、持续工作能力跟不上。5岁孩子的手部力量和6岁就不同,不是孩子不好好学而是肌肉没有发育成熟。
什么年龄入学,还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撒在地里,得给他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慢慢地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北师大实验小学持续了近20年的一项入学分班心理测试表明,满分60分,6岁的孩子应该得22分到28分。每年都会收到40多分的孩子,也会收到10来分的孩子。像40多分的孩子,虽然自然年龄是6岁,但他的心理年龄已经接近9岁,而10来分的孩子心理年龄刚满4周岁。同是坐在一年级教室里的6岁孩子,心理年龄相差5岁!
什么年龄入学,家长说了算后果很严重。
孩子上学,一方面要承受与自己年龄是否相称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承受全班同学学业等各方面竞争的压力,让孩子早上学一年,一旦心理承受能力不够,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不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仅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生,而且大多会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会出现男孩危机?主要原因就是让男孩与女孩同年龄入学,大部分男孩家长急于让孩子早上学,不遵循男孩的成长规律,亲手导致了男孩危机的产生。
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差生?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智能差异、行为差异、潜能差异、环境差异等,现在的教育教学太追求统一了,太追求速度了,有些孩子能适应,有些孩子不适应,整齐划一的、等不及的教育把一部分不适应的孩子抛在了后面,他们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慢慢就落后了,就成了差生。教育追求快并没有错,但如果不顾及成长的质量而盲目加速,就会伤害成长,就成了拔苗助长,就会欲速则不达。
对于升学年龄问题,2017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把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统筹确定权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让各省因地制宜,以后不再限于8月31日这个截止日期,这就从政策上解决了入学年龄一刀切的限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