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的那团火?

(2018-08-10 06:45:54)
标签:

智华教育中心

分类: 学习方法

提及学习这件事可能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完成作业考试然而可怕的是大部分家长也这样认为当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时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情自然更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下面小编给老师家长递上4根火柴棒希望能够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的小火苗

1与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

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很重要的是事先把做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即以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方法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孩子这样有助于和孩子的合作

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

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

在聊天中告诉孩子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感兴趣的事

一位家长在与儿子讨论的时候儿子问了句:“如果我有兴趣做开卡车收垃圾的怎么办?”

他这样告诉儿子:“如果你上完大学觉得开卡车收垃圾确实是你兴趣所在能发挥你的才能那我希望你能在收垃圾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研究怎样改善现有系统而更有利于环保那你将会成为世界上最用心最棒的收垃圾员!”

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才能并发挥这个才能用它去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这样从事这项工作才会让你开心觉得有意义反之如果你的才能不在收垃圾上你会觉得收垃圾工作很枯燥它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各种能力和技能会给予你更多自主选择行业的机会

对孩子你只需要提出3点要求

1.一定要努力总结经验就行但不要过度在乎考试成绩

2.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你怎样学比从书本学到什么更重要

3.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强有终身好学精神


2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

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你为自己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

制定界线比如寒假作业在什么时候完成必须自己完成完成的效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完成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向谁求助等

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包括完不成作业开学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作业错误率高需要承受的批评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做其他的约定

规则制定好后家长只需要和颜悦色偶尔提醒功课做了吗告诉孩子如果他哪门学科需要帮助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时间知道轻重缓急家长不要过多涉入偶尔表扬孩子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


3与孩子一起检查执行的情况

学习成绩来后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怎样改进直到孩子自己会做总结有心去改就好了不要太频繁查孩子的成绩家长容易对孩子的每个错误过于关注接着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个错误从而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冲突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家长应该把握大方向看得更远

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允许孩子犯些错误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调动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成长了懂事了我们也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孩子在初中成长的过程中能通过失败的经历去思考总结改进和成长那这段经历对他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远比孩子在家长的扶持监护下的优秀成绩来得重要得多


4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

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落井下石地数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诉你了你偏偏不听现在知道错了?”而应该是鼓励的态度:“孩子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做了好多错事吃一堑长一智人就是这样成长的。”

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驱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

从短期来看孩子在家长不停地督促监督下的表现也许比家长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现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长监督下的表现来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从长期来看来自内在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我们毕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动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现在起用心点燃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的小火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