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心仪同学: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向贫穷低头的你和你的家人

(2018-07-30 09:14:27)
标签:

朱言论史

分类: 家校共育

       这些年,“寒门难再出贵子”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教育资源配置两极分化的愈演愈烈,贫寒子弟难以进入优质高等学府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了。虽然如此,高考对于大多数少年而言,依然是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王心仪同学: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向贫穷低头的你和你的家人

       在整体社会体制没有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奢谈什么素质教育,鄙夷衡水中学、毛坦厂之类的应试教育都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迂阔之论。对于大多数无法用货币实现法律意义上的生活空间转移的人而言,努力奋斗活出个人样,依然是最佳的选择。

        河北枣强中学的农家女孩王心仪就是这样一个凤毛麟角的寒门贵子,707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毫无疑问,她的命运改变了。她出身于枣强县一个贫寒的农家,母亲体弱多病,还要在家照顾一个卧病在床的姥爷。

       除了她在上学之外,下面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大弟弟和还未读小学的小弟弟。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王心仪的父亲打零工维持,这是一个被生活蹂躏得体无完肤的家庭。

        有人说正能量的鸡汤教育是失败的,但是我从王心仪身上看到的是这碗毒鸡汤的力道深厚。这个18岁的姑娘写过一篇《感谢贫穷》的作文,她将所有的苦难都化作生活的动力,将贫穷视为滋养她奋斗的养分。

       在文中,她写道“小孩子的世界,本没那么多担忧与沉重可言。而第一次直面贫穷与生活的真相,是在八岁那年。”王心仪的姥姥这一年查出了乳腺癌,“平静的生活如向湖面投了颗石子一般,突然被击得粉碎。”

       一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被一场疾病打得粉碎。“一家人焦急慌乱,却难以从拮据的手头挤出救命钱来。”这就是现在中国社会非常典型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别说王心仪这样的农家,就是城市中产都有可能遭遇如此噩运。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0h0K8KSvoBjaDd2LUwfyzFNjTibOjDeiaMHIykm93DzXxqpBhr0Fq9GwN0y7RuUbQScb2VO7YibibfI3eyG2lQ6COg/640?wx_fmt=jpeg

       对于贫穷,王心仪却报以感恩之心,“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但是,这样的贫穷并不合理!

       如果体制能有一个正常合理的保障制度,譬如某地区的那种全民健保制度,普通百姓还会因为生一场病家破人亡吗?既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为什么还让小民忍受疾病带来的贫穷和屈辱?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演的一样,一瓶格列卫四万多,一个病人就要吃掉几套一线城市的房子。

       这样的贫穷,还应该被感谢吗?姑娘,你毒鸡汤喝多了!

 王心仪同学: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向贫穷低头的你和你的家人

       我并不否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合理性,王心仪也正是有了贫穷生活的磨砺才有养成了一种刻苦上进的品质,这一点是令人钦佩的。但是,在一个健康社会里,人民是不需要,也不应该被贫穷磨砺的!

       姑娘,需要的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你和你全家的努力!相反,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导致你们贫穷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那些挣扎出贫穷泥淖的人,要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那些让他在贫穷环境中还能奋发向上挑战贫穷的力量,包括个人和家庭的,还有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劝导人们去感谢贫穷,而是竭力克服家庭背景对于孩子成功的顽固影响。
     王心仪同学: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不向贫穷低头的你和你的家人
       河北贫困家庭女孩王心仪高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她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被网络媒体冠以“感谢贫穷”之名,广泛报道,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在困境中努力奋斗、心怀感恩、正能量满满的故事。当然应该为自强不息的小姑娘点赞,为她高兴,为她喝彩。
       这个世界上,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绝不值得!
       有人说,因为经历了苦难,才更坚强。言下之意,苦难是坚强的根源,是苦难成就了坚强,要感谢苦难。不是贫穷困苦成就坚强,而是坚强的人没向贫穷困苦低头。是坚强让人多了成功机会,而不是贫苦让人成功。正如知乎上一句话说得好: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同样,贫穷就是贫穷,贫穷绝不值得感谢。
      事实上,绝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多么坚强,多么坚持和努力,他们在教育上成功的几率都远低于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大问题。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苦难没有意义,战胜苦难才有意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状态不值得赞美和鼓励,值得赞美和颂扬的是这种状态下“动心忍性”的精神,方可能达到“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

    同样,贫穷没有意义,它只会造成困难,连王心仪本人都承认贫穷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也带来了痛苦、挣扎与迷茫,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贫穷无法造就美好的品质与性格,克服和战胜贫困造成的困难,才能提升这段经历的意义。

    一个成年人面对贫穷都难以保证做到意志坚强,乐观向上,更不能苛责贫穷给一个孩子带来积极的结果,贫穷并不必然让一个孩子坚强、乐观和懂事。王心仪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北大,只是一个起点不公平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下,在一个阶段性的竞争中,得到了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的个案。

    这一个案可以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带来信心,但绝不能因此而肯定贫穷。舆论不能因为这样一个个案,或直白或暗暗地感谢贫困,因为还有很多像王心仪一样生活在贫穷状态下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王心仪的这份韧劲,在与自己的同龄人的竞争中早早地退出了;也不能因为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值得欣慰,要去感谢贫困,因为王心仪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历很多事。

    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追求什么富裕?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做什么扶贫工作?要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但舆论如果借机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那就把个案的价值和意义带偏了。

    “感谢贫穷”成为网媒报道重点和人们点赞的理由实在不敢苟同,贫穷又不是什么好事儿,为何要感谢贫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