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刻的经验教训:男孩千万不要过早学钢琴、上小学等

(2018-07-16 09:18:10)
标签:

秋色一枚

分类: 家长学校
       自从生了儿子,身边有儿子的朋友、同事就纷纷献计献策,印象最深的是:凡事不都能让男孩介入太早,比如不能早上学、不能过早学习钢琴等等。向我传经送宝的朋友、同事都认为这是他们宝贵的经验教训,甚至可以说是“血”的教训,不可逆转的教训等。他们当中有人的儿子由于学习钢琴太早很快失去兴趣,不如同龄的女孩能坚持学并学好;有人的儿子不足6岁挤进小学,结果是学习压力很大,导致家长压力更大等等。
       最近朋友和同事的建议得到了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主持的研究的验证,这份研究表明:男孩身心发育显著迟缓于女孩,并具有容易冲动而控制力较低的特点。孙云晓建议:父母们千万不要让男孩在6岁前入学。
       孙云晓指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个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危机。男孩危机主要体现在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上。以学业为例,2006—2008连续两个年度,在全国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大学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两倍左右。再看心理危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
       据了解,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已成为国际性现象。在英国,女生几乎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在美国,男生比女生更早辍学,脱离正式的教育制度。
研究组认为,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三大原因造成目前的男孩危机:一是忽视男孩发育落后的事实。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二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三是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表示,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按部就班、听话服从、反复练习、记忆优先,这样更加容易发挥女孩的优势。
       如何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改变对男孩的态度,建立按照性别施教的教育模式非常关键。”孙云晓说,他随后提出了4个具体对策: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接受男孩更脆弱的事实;二是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三是母亲要勇于“放养”男孩;四是学校和家庭要按照性别施教。
       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们认为,这个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呵护过度致男生低能。很多 家长这样对待孩子的错误很不明智,好像什么事情都可以出面替孩子摆平,孩子觉得根本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呵护过度。
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说:“以前这个现象并不突出,也许和当时的家庭环境有关,那时家里通常有好几个孩子,家长很忙,物质条件也不好,养孩子很‘粗放’,所以男孩子相对皮实,独立性强,大点的男孩在家里几乎顶半个家长,要负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这对于现在的男孩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对此,孙云晓也表示,独生子女问题确实是重要原因,娇生惯养使男孩运动量严重不足,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阳刚气质。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认为,是学校教育压抑男孩个性。不少家长说,男孩女孩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同步,差别很大,学校无视这种客观规律,没有“因性施教”,那些千篇一律的听话、守纪律的要求严重压抑了男孩个性。
       男孩危机无疑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最终大家的讨论焦点还是汇聚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应试教育。孙云晓在他的调查报告里总结说:“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这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承认。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男孩长期在学校得不到正面的反馈,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当然,应试教育对男孩和女孩都不利,但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