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评课爆破教研力 [转载]评课爆破教研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后现代教育观下,以学评教成为评课的指导思想。评课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整体教研力的提高。如何发挥评课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突出导向、平等互动、经验分享、实践提高”。
建立评课标准,引领教学晋级
依据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吸纳先进的课堂教学理论、模式,先由教师每人拟写一套“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再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取舍,建立分年级、分学科的评课标准,最后形成“一课五评”的共识:评状态、评参与、评流程、评效果、评师德。评课既要看常规,又要看改革与创新;既要看预设,又要看生成;既要看教师的主体引导,又要看学生的自主探究;既要看知识的落实,又要看是否体现“生本课堂”……通过评课标准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晋级。
创新评课方式,发挥评课效能
指导性评课,突出一个“导”字;试验性评课,突出一个“研”字;示范观摩性评课,突出一个“范”字;业务学习性评课,突出一个“帮”字;竞赛评比性评课,突出一个“比”字,通过“研讨式”评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自评。一是每学期进行三次教师每堂课的课后反思检查,每月开展一次课后反思、教学手记、教学叙事评比活动。二是通过教学大比武开展教师说课比赛、全员评课比赛、抽签评课比赛、课堂答辩比赛等活动。三是开展“同课异构”、同年级“同课比武”、不同学校连片“同课比武”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四是建立每个教师分阶段跟进自评档案、“一课多磨”档案,实现教师反思提高的目的。五是分期、分批送教师参与县市和外地的观摩课学习,交流教学心得,引领教师明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达到自评、反思、提高的目的。
互评。一是学校领导、骨干、帮扶对象的“师徒评、骨干评、帮扶评”。二是“草根”评,分学科、小组给讲课教师当面“点对点评”。三是集中反馈式的“诊断评”。授课结束后,在教师自评的基础上,将听课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推选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四是书面式评议。五是“学生参与式”评课。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书面形式参与评课。六是“家长参与式”评课,多角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策略与途径,弥补学校师生评课的不足。七是“跟进式”评课。对新上岗教师、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评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评。学校邀请当地有名的特级教师、教研员参与评课。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评、小组互评中争论不休难以定夺的问题,让专家给予解答,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专家的总评是指点教师教学迷津的钥匙,会使教师受益很大,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快速成长。
开展“专题式”评课,实现课堂专业化
建构式专题评。通过评课、研讨,建立不同学科常规课、展示课、复习课、自读课、练习课、赏析课、阅读辅导课等不同课型的范式。如理科课堂结束由学生自我总结“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等。
探究式专题评。通过评课,探究、提炼一堂课的结构、方法。如探究一堂课的导入、结尾的几种方式,如何运用测评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年级的运用策略。如激励法,在小学低年级,采用学生竖起拇指齐呼“你真棒!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的方式;小学高年级,采用教师示意,学生鼓掌的方法等,从而形成学校评课文化。
引导式专题评。一堂课究竟为什么好,好在哪里?通过“点对点评”、“微观评”、“放大评”、“比较评”、“录像评”、“现场评”等引导式专题评,让教师认识自己课的不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真正的锤炼和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