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名校长谈家教,每个家长都要看看!

(2018-04-06 20:53:28)
标签:

家庭学堂

分类: 家长学校
编者的话:陈钱林有一对龙凤胎,儿子杲杲 14 岁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女儿杳杳 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两人都获得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作为全国知名校长、资深教育专家,陈钱林将家庭作为自己教育理念的试验田。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引领他们自主甚至超前学习……他的这些养育心得,朴素却又深刻,其实你也可以做到。

 

孩子刚出生时,陈钱林就下定决心要将家庭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业。回顾过去的20多年,培养出了一双非常优秀的儿女、令众人羡慕的陈钱林也总结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除了规矩意识的培养,还应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要学会赏识并启发孩子。陈钱林还非常强调自由阅读和自主学习,让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在不同的体验中成长。

 

陈钱林多年的校长经历,让他清楚地知道,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是重视家教的,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

 

孩子应该阅读哪些书?有没有一份可以搞定一切的书单?孩子怎样观察和认识社会?还在纠结孩子没考满分?如何让孩子喜欢表达?让我们从这些家长关心的问题入手,以小见大,一起来看这位成功父亲的育儿经。

 

阅读需要“五谷杂粮”

有许多家长问我有没有给杳与杲列的书单可以推荐,似乎培养孩子离不开一个明确的“菜谱”。但实际上,承载知识的书籍如粮食,孩子生长需要粮食,五谷杂粮均衡就好,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粮食清单,更没必要非要吃哪个品牌的粮食不可。我倡导自由阅读,选择什么书、什么时间读、是否将整本书读完,完全是孩子的自由。我常陪孩子们去书店,至于买什么书,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我就负责买单。

 

当然,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手不管,我的方法是听孩子说体会。讨论读书体会,很容易判断孩子的兴趣和书的价值,也是让孩子品尝阅读快乐的过程。孩子们看到消极的东西,也会与我讨论,我便给予批判。“宏观调控”做到位,其它方面我也就乐得清闲,孩子们就会拥有特别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时,读书就不再是强套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了。

 

 

 

读报需要“打预防针”

从小学中段开始,我就尝试着引导杳与杲看报纸。先读地方新闻报,后来读《环球时报》。我也曾担心,报纸常有少儿不宜的新闻,过早接触是否合适?但我想,很多信息靠“堵”是不行的,不如直接面对并通过讨论帮助孩子学会规避。孩子们自由读报纸,不时了解社会的阳光面与阴暗面,通过父子间对话进行价值观引领,这一方法被我称为“打预防针”。

 

读报纸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使他们能客观地观察与认识社会。而且,家庭交流过程中,通过讲述报纸上的新闻,孩子们表达水平、概括与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作文素材更丰富了,水平也大大提高。

 

 

去户外观察和体验

杳与杲还在婴儿期时,我就经常带他们去田野,看看牛如何吃草,云朵如何变化,水稻如何生长;到建筑工地,看看建筑工人打桩、筑路。等孩子稍大些,我常带他们去游览名胜古迹。2002年底,我与杲杲在清华园漫步,我说:“这地上的每一块石子都有名人走过。”,杲杲:“是的,也包括今天我在走。”我称赞了他。我带杳杳去孔庙看碑林,欣赏历代状元的文字石刻;去雍和宫,接触宗教文化;在冰天雪地里,漫步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这些观察与体验,课本上可是学不到的。杲杲参加高考时,作文题目选择了“触摸城市”,写了对上海的印象,从中分析上海文化与温州文化的区别,感觉独特又有点深意,这是源于我们全家先后三次去上海过年。

 

 

 

在学习中重视“自悟”

孩子读小学,100分的试卷要考个90分相对容易;而从90分考到95分,要花一些精力;从95分考到100分,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我认为,孩子在没有机械训练的情况下能得90多分,说明基础掌握得不错,具备学习能力,这样就可以了,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由学习。许多家长很重视通过习题训练达到高分的效果,这种灌输的知识终究不是好办法。学习时,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自悟的机会,锻炼他们自己思考能力。

 

杳杳曾对我说:“一些同学每次考试之后,发现自己有几个知识点没掌握好,但因为有太多的作业要做,根本没有时间查缺补漏。”而她自己因为家长没有太多的习题量要求,发现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马上能抽出时间来学习,这样心里踏实多了。

 

在倾听中要专注

杳与杲只要肯与我说,不管说什么,我都表扬。婴儿时,一些事情说得不清楚,即使我听得云里雾里,一般也不予纠正,因为肯说比说得好更重要。平时我下班回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一天中发生的事,我都会给予表扬。看了一本书后,孩子们自然更喜欢向我汇报。鼓励多了,孩子们就更喜欢语言表达。

 

另外,倾听孩子一定要专注,更要给予耐心。有次,杳杳向我讲一件事,讲得很长。我急着看一则新闻,杳杳用手在我眼前晃一晃,测试我到底真在听还是做做样子。我说“在听呢”,杳杳不高兴,说“报纸重要还是女儿重要?”我忽然感觉到自己做的不对。

 

 

 

 

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多带他们去户外观察大自然和城市,重视他们的自我学习和领悟过程,不着急,不强迫,耐心倾听,尊重天性,这是陈钱林给家长们的建议。家教对了,孩子一定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人民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