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市场将达到约3千亿收入规模,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2018-04-03 06:06:12)
标签:
时代教育管理 |
分类: 视点.争鸣 |
美国《福布斯》杂志3月26日文章,原题:为何中国民办教育市场将在未来十年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科技文明的发展故事已人尽皆知,但这篇故事将在未来续写更具活力的新篇章。
一份最近的农村与农业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达3.14亿,占中国总人口的40%,而农业产值占中国GDP比重约为9%,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农业人口的生产效率并不高。今后,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更多农村人口将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随着各类资质证书尤其是名校颁发的文凭证书在政府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层面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机构在这其中将势必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政府也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领域发展以促进教育更高效更公平。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市场将达到约3255亿人民币总收入。民办学校在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渗透率将由2016年的7.4%、11.7%和10.8%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8.9%、13.8%和12.8%。这一预测说明,民办教育在中国非常有市场且广受中产阶层青睐。
民办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有很多优点,他们有着较为灵活的招生机制和更加多样的教育服务。而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种种框架制约,公立学校往往不太愿意进行大幅度改革。这时候私立学校的优点就进一步凸显出来。
公众对于公立学校的需求更多来源于政府的政策引导,而私立学校则对市场需求更加敏感,而且能够给受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产品。结果就是,私立学校势必会为了吸引更高质量的生源而推动改革创新。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推动中国教育市场繁荣发展的内因——庞大的正在或者潜在接受教育培训的学生数量都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市场化政策不断出台,民办高教的地位也逐渐受到认可,国家及民间资本投入持续增大。截至2016
年,全国共有高等教育院校2,596所,其中民办高校742
所。随着新《民促法》及配套政策落地,各省执行细则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制度环境得到改善,民办高教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2017
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规模为1,037 亿,预计到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1,496 亿,呈持续增长势头。
支撑评级的要点
学历教育体系完备,民办高教开启资本化。我国学历教育体系完备,教育投入逐年持续增大,已经跃升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前列。经过40
年的发展,民办高教行业经历了萌芽期、整预期、规范期,2017
年以后,随着新《民促法》修正案过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法律上拥有了同等地位,民办教育资本化障碍被扫除,迎来教育资本化时代。
民办高教占比增加,高教渗透率增长空间仍大。截至2016 年,我国有高等院校2,596 所,公办高等院校1,854
所,民办高等院校742 所,占28.6%,而2006 年民办高校仅占14.8%,占比提升13.8%。2016
年民办高校招生181.83 万人,民办高校招生占比24.3%。截至2016 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696
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为634 万人,占比为24%,未来民办高校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民办高教制度环境改善,鼓励向应用型转变。随着《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及新《民促法》的落地,民办高教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等规定出台为各层次民办高校划定界限,规范了民办高校的办学。
营利性改制细则逐步出台,仍有较长过渡期。2017 年9 月1
日,新《民促法》正式生效,标志我国民办教育进入新时代。新《民促法》规定,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可以自主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明确民办学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原则,首先利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14
个省市发布具体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学校登记、学费定价、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明确民办学校管理。
需求增长,资本化推进,民办高教持续向好。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民办高等教育行业也会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将会提升,与公办高等教育之间定位也会逐渐进行区别,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配合市场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资产证券化、行业内的兼并重组都将加速,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优质的民办高教标的登陆资本市场。
后一篇:教师要善于化“教”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