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切”不仅是漂亮理念,而且也是能够落地的实践
(2018-01-30 08:21:38)
标签:
教育理念 |
分类: 阚侃教育 |
蒲公英评论“教育口号反思”征稿时,我曾写过“三个一切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一文,这是因为,我所看到的以“三个一切”为理念的学校,基本上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墙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前不久,当看到台湾奎山中学后我被震惊了,“三个一切”在这里不仅能做到,而且还能做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奎山中学的做法告诉我们,“三个一切”不仅是漂亮的理念,而且也完全可以做得到。
一切为了学生,必须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
人是高级动物,动物最需要的是阳光、空气、水、营养和睡眠等。
为了让孩子尽情沐浴阳光,课间活动时间要让学生走出教室。为了让孩子每天呼吸到10立方米的新鲜空气,开空调时不要忘记给窗子留点缝隙。水是生命的源泉,要让学生喝上高标准的饮用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加餐奶要品牌可靠营养丰富。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睡眠,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落实、充足的条件和措施。
为学生想所想、忧所忧。想方设法把学生最需要、最期待、最美好、最投入、最享受的全都提供给学生,把学生最惧怕、最讨厌的都远离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必须清楚分数以外的事情更重要。
分数很重要,但分数以外的事情更重要。分数是显能,其他是潜能。课本是已知,探索是未知。生活即教育,一切皆课程。
为了培养孩子全方位的能力,学校在课堂之外、分数之外要做了大量探索。奎山中学做的就很到位,学校虽小,但有三个沙坑,二十四个篮球架,有许多跷跷板、秋千、滑梯、摇椅、人猿泰山绳、独木桥、水上吊桥等玩具,还有众多观赏、攀爬、结果实的树木。他们认为,玩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生活,锻炼孩子的肌肉等多方面技能。篮球是放在篮球架下的网子里,学生有空随时就可以打,吴正东校长说,篮球是易耗品,打坏了就换,篮球放在器械室里是以管理为本位的,不是为了学生、方便学生。
他们认为,阅读是现代学生的重要基础素养,因此,阅览室有床,有摇椅,有沙发,有各式各样的椅子和桌子,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躺着看、摇着看、坐着看,怎么舒服怎么来,尽情享受阅读。
为了一切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为了一切学生,就应该同等看待,不厚此薄彼,不突出任何孩子,不培养明星大腕,对资优生扬长,对后进生辅导,使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学校关注的不应该是学生有多优秀,而应该是如何进步的。学校不知道学生将来长成什么样子,但现在要给他肥沃的土壤。把学生当羊放和当大熊猫养其结果是不一样的。过多的考试就相当于经常摇晃一棵成长过程的小树。
为了一切学生,课堂教学进度就要慢下来,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跟的上、学的会,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一节课上,所有学生都应该能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得到展示。
做到“三个一切”,要有“带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有适性发展的选择权。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关系,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发展潜质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