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老师都不缺少爱心但都缺乏耐心

(2018-01-24 08:49:56)
标签:

时评

分类: 阚侃教育

近日,在网上看到杨济余老师的一篇博文《忏悔吧:有罪的中国大学教师们》文中反思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这样写道:我很早就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中小学教师子女成才者远多于大学教师子女,二三流大学教师子女成才者远多于顶尖级大学教师子女。我过去总报怨孩子学习不如我,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激后来才知道原因就在自己身上追求事业有成疏忽了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精太少了。

曾有一份对教师子女成才状况的调查,大体情况是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子女的成才率呈递减趋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子女成才率偏高一些。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呢?

首先,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是教师群体中最具耐心的。他们面对的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一个字、一句话要不厌其烦的重复若干遍,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慢慢的老师们也就变得有了耐心。对待学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也便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正是这种耐心,为孩子未来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基础。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优势突出,然而,在对待自己孩子方面,往往眼高手低,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最缺乏的就是耐心。

其次,男孩危机源于家长太心急。为什么会出现男孩危机?为什么从幼儿园到博士男孩都失去了优势?其主要原因就是让男孩与女孩同年龄入学。有关研究显示:男孩早期生理、心理发育均落后于女孩,3.5岁女孩的大脑语言区相当于5岁男孩的水平。英国学者杰夫·哈曼对男孩的心理落后提供了量化结论: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教育受制于孩子身体成长与心性成长的规律大部分男孩家长急于让孩子早上学不遵循男孩的成长规律,亲手导致了男孩危机产生。

再次,所谓“差生”是缺乏耐心的教育所致。孩子个体具有差异性现在的教育教学太追求速度课时进度快,课后作业量大,有些孩子能适应,有些孩子不适应,等不及的教育一部分不适应的孩子抛在了后面他们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慢慢就落后了,成差生了。由此,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受到伤害,他们越落后,落得越远。

前不久对台湾教育考察使我对“少和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台湾文教材一册只有14篇课文每篇6完成大陆语文教材课文篇目大体是台湾的3倍左右,一篇文章一般是12完成,为了赶进度,每篇课文只能了解个大概,掌握个皮毛,哪有时间与精力对文章去反复阅读、揣摩、感悟、探究实践证明,课文多了学习每一课的时间就少了,课文少了学习每一课的时间就多了学习速度快了造成夹生饭就慢了,学习速度慢了弄深弄透了实际上就是快了

现在家长普遍对孩子心高性急,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缺乏耐心和等待。家长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平常心就是看得清、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平常心不是降低标准要求,而是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要以享受之心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要享受孩子的天天进步、身心健康、平安幸福。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出类拔萃那是更高层次的一种享受。要以宽容之心学会忍耐和等待,大多家长缺乏的是忍耐和等待,在孩子的很多问题处理上不是做的不到位,而大多是越了位。

有人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很有道理的。现在这样一个什么都在追求“快”的时代,教育也在追求速成,快速阅读、快速写作、快速记忆……。教育追求快并没有错但如果不顾及成长的质量而盲目加速,就会伤害成长,就成了拔苗助长,就会欲速则不达。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其实,我们的教育不缺乏爱心,缺乏的是耐心。教育的耐心其实是一种守护,守护着学生的心灵,守护着学生成长,让学生顺乎天性地成长教育的耐心需要我们学会等待等孩子慢慢地理解、慢慢地领悟,慢慢地成长。这样的成长才是快乐的、健康的、有潜力的。(文/阚兆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