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观课堂教学改革的轰轰烈烈

(2018-01-23 09:23:00)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课程与课堂

【合﹒教育】冷观课堂教学改革的轰轰烈烈

2016-06-19 阚兆成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

http://mmbiz.qpic.cn/mmbiz/QUZwCDtOmFD2r3xb6ucs5xxhLU3EvX3S59ic6vuUKU2LZ9OR63uhrIibwMW17lAgNa73vlQ32ky5oAZ3PoibE9iaPQ/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QUZwCDtOmFDbztjnWzW5Gwm3VJTyvrjZhPjH3PUcHYicxpY33FPJrMtA5R10mPevFMzZRR0ZOpLTUzKgIaDGem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近几年,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不断涌现新的课堂模式,各种相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但在这热闹之下,我不禁思考:这是浮躁还是深刻?我们需要冷观与静思。


第一问:课堂教学改革后,有实质改变吗?

http://mmbiz.qpic.cn/mmbiz/QUZwCDtOmFASQLwvskLppIBv2Nt8v3vCQ7OictzUcw77ciaoPGeUIJlGo450Eib2z9UnB3fsQHeIt0lOEnRznibSc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也到过“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坛、成果展示会的现场,在会中发言的全是各种领导,几乎没有一线教师,发言的内容也基本是“领导如何重视”、“成立了哪些机构”、“开了多少次会”、“立项多少课题”。虽然会上也有些新观念、新词汇,如“绿色课堂”、“价值课堂”、“思维课堂”、“无师课堂”等就是比较常见的,但细细揣摩,我认为并不能指导一线教学实践。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背后很可能依然是无实质改变的课堂。

我曾到一所师资较好的学校调研,业务校长面对课堂改革一脸迷茫,问了一大堆问题:“课堂改革到底需不需要模式?”“到底需不需要改变学生座次?”“到底需要老师讲多长时间?”“是否需要导学案?”……我认为这些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之处,在于学校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目前许多学校一味求新求异,反而没有取得多大效果。课堂模式、形式其实无所谓优劣。不同的学科、课型、活动目的、学生,都需要不同的形式。

第二问:真正活跃而平静的课堂是怎样?

      现在提倡“先学后教”并不是否定传承千百年的讲授法,突出学并不是否定教,削弱教。我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教师的教都是最为重要且无法取代的,“先学后教”其实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是落实“教是为了学”的理念。

现在的中小学课堂都提倡活跃,但并不是否定平静,真正活跃的课堂,是激情四溢、思维碰撞、灵感不断闪现的课堂;真正平静的课堂,是学生表面平静,但内心波澜起伏的课堂。如果二者兼融,一节课也就有了节奏,有了旋律。

第三问:新课堂建设走到哪一步?任重而道远!

     早在课程改革之初,我就撰写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十个不等式”》一文,提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开展活动≠探究性学习,重视能力培养≠淡化‘双基’,满堂问答≠主动参与,课堂活跃≠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提倡教学民主≠不要教学秩序,提倡鼓励≠表扬越多越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每节课都用课件”。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担心它走偏了或走错了方向,走错了方向再调头就会误时误事。

新课堂建设已经走到哪一步?据我观察,很多学校算是刚刚入门,捅破了传统课堂的保护层,之后的重建之路既深且远。新课堂建设绝非一年半载就可完成,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改革之路!

 

http://mmbiz.qpic.cn/mmbiz/QUZwCDtOmFBZ9MPXRxib6aT6ghibtichY1lNgCf38ZAtHtMKo4mKQ2g8VtyQM6r804cLo5tsNbxF6SmkuRyqjV8pA/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