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校共育 |
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2017年12月1日,易中天在北京跟三千五百名中小学老师共同探讨了“怎样阅读中华经典”的问题,这里是演讲提纲。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国际学校里,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所有孩子都摇头。
原因很简单:
不知道思考,是因为很多中国的学校里少有课堂讨论。过去的教育是灌输而不是启迪,学生掌握的是结论而不是方法。久而久之,当然不会思考。
因此,我们今天要一起做题。
总的题目是:
这个题目太大,先做一道小题。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
宰予不按牌理出牌,常常提些怪问题。
有一次他问孔子:
这是一道陷阱题,因为“好人掉进井里”并非事实,只是假设。然而这个假设,又是对道德品质和智力水平的双重考验。
不信来看回答跳or不跳是什么结果。
你看,怎么回答都不是吧?
结果,是孔子掉到井里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在过去,老师会怎么回答?
孔子当然不能这么做。要知道,他可是鼓励学生提问的,再说那时也没有课文可抄。
那么,孔子该怎么办?
他的回答是:
什么叫“何为其然也”?
说白了就是:你不能这么问。
为什么不能这么问?
孔子说:
也就是说,你跟君子说话,必须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是什么就一定是什么,不能搞假设和比方说。当真有人不小心掉进井里,君子肯定要救。但你不能故意弄个人到井里,然后把君子也弄进去。这就是陷害。
你也不能哄骗君子,指着一口空井说有个好人在里面。等他下去了,你又看他笑话。这就是愚弄。再说救人也未必一定要跳井,还可以打110嘛!
因此孔子说:对待正派的人,可以挑战,不能陷害;可以欺骗,不能愚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就是这个意思。
但,欺骗和愚弄,又有什么区别?
这就要看孟子讲的故事。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孟子讲过一个故事:
孟子却认为,这件事没有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欺骗,不是愚弄。
区别在哪里?
管池塘的并未事先设局,所以尚可容忍。
何况真正伟大的人物,内心世界都非常简单和纯净。而且越是伟大,越是单纯。他不会为自己设下心理防线,时时处处小心提防,反倒愿意像小孩子一样,傻乎乎地相信别人。君子求仁得仁,其实无怨无悔,欺骗就欺骗好了,有什么关系呢?
愚弄则不同。欺骗不过利己,只是利用了好人的良善之心;愚弄却还要损人,哪怕仅仅是为了让他丢人现眼。这是挑衅智力,岂非更加恶劣?
所以孔子才说:
那么,如果去问庄子,会怎么样?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庄子不会回答。
为什么呢?
因为庄子不关心道德问题。
他关心的,是人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常常被理解为励志,其实不对。庄子并不认为大家都要学习鲲鹏,而是认为鴳雀它们不该嘲笑。每种鸟有每种鸟的飞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如果嘲笑别人,可笑的就是自己。
也就是说:
庄子管这,叫逍遥游。
因此,拿宰予的问题去问庄子,他就会说:
如果是,庄子就会回答:
如果不是呢?
那就得再讲故事。
原文是:
所以,对于宰予的问题,庄子还可能说:
反正,庄子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是禅师呢?
就更不会。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转载]易中天: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禅宗也不关心道德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最高智慧。
最高智慧在禅宗那里叫般若。这两个字要读如波惹,不能读成班弱。般若的意思是成佛所需的智慧或觉悟,也叫涅槃之道或菩提智慧。
智慧不能传授,成佛要靠自己。
所以,禅师回答提问,往往文不对题。
不妨来看几段问答。
请问,这是回答了呢,还是没回答?
当然是回答。
答案就是:
不可说,怎么学?
自己觉悟。
不妨再看一段问答。
因此,拿宰予的问题去问禅师,他就会说:
如果你说“我不会”呢?
他就会说:我更不会。
各位老师,刚才我们做了一道题,同一道题有三个答案,现在来复习一下。
哈哈,哪个是标准答案?
都不是,而且没有。
这并不奇怪。因为哲学的意义并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只在于教会我们如何思考。
诸位!我们知道,当老师的有三个任务:
传授知识是最基本的。但是我们要记住,知识不可穷尽,没有谁能够掌握人类所有的知识。而且知识虽然是力量,却未必一定是推动力,也可能是摩擦力。这就像电脑,只有数据没有程序,就不能启动。数据太多,还会死机。
所以,有知识还要有方法。知识是数据,方法是程序。有了方法,知识才是有用的。
只有知识没有方法,那叫字纸篓。
最高级的程序是智慧,智慧就是能够自己设计并且生成程序的程序。但是这很难。因为知识可以传授,方法可以示范,智慧只能启迪。能不能获得智慧,全看每个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