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票选究竟能反映什么民意?

(2017-12-04 12:22:46)
标签:

时评

分类: 阚侃教育

网络票选究竟能反映什么民意?

http://pgy.voice.edu.cn//images/pgy/photo/2015/07/28/1438069127_511017.png阚兆成(特约评论员)2017-12-04 11:29

近日,“寻找大国良师”的网络投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微信群里仿佛炸开了锅,每天都有若干人在组织为某某人投票。本来非常有意义的活动,由于人为的干扰,活动的观感和信度大打折扣。

今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就曾发布通知规范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要求深入研究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适用的内容和范围,坚持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抵制低俗化、娱乐化、商业化倾向,科学评估校园网络投票活动结果的应用,综合运用材料审核、陈述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开展先进典型培养和选树。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投票活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微信群里各种拉票链接让人眼花缭乱。不可否认,网络本身便捷、公正,但我们不要忘了,网络背后存在不少人为的操纵,权力的干预、关系的比拼、金钱铺路……此种状况下的网络投票,不仅体现不了公平,而且是对真正民意的玷污与亵渎。

评选是为了倡树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但具体到某些领域先进人物的评选,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绝大多数公众对候选人的情况并不知晓,因而,最权威的裁判不是从未谋面的网民,而是认识、了解他的领导、同事、朋友,以及其服务对象等。相关单位应该多听听最有发言权人士的声音,选择那些有代表性、有专业视角和公正情怀的人担任评委,而不是将投票的“球”踢给网民,任由部分网民行使所谓的权利。

应当承认,网络民意也是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民意的最便捷通道和重要参考,但我们更当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民意跟真正的民意是有差别的,二者是无法划等号的。所以,各类评选既要树立网络意识和网络思维,将“活跃”网民的意愿考虑进去,但更要了解广大群众的期盼,顾及多数“沉默”群众的意见。真正公正、公平的评选,拼的是候选人的业绩,比的是候选人的贡献,而不是他们所谓的权力、人脉,甚至是财力。

当评选沦为一种形式,泛滥的包办投票、指定投票、买票刷票等“掺水”投票行为不受制约和监督时,这样的票选结果公信力何在?公平公正又从何谈起?最终不过是权力、关系、金钱的比拼,由此得来的奖励、光环、荣耀能“美”得起来吗?

(作者阚兆成,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http://pgy.voice.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403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