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
(2017-10-16 06:50:04)
标签:
文&9670公主岭李素怀 |
分类: 家校共育 |
外出,恰好遇见一位小学老师,为解长途无聊,以聊天打发时间。
她是一位课任老师,说起现在孩子难教,不好管理,他们上课从不敢惩戒孩子,因为她校一位年轻老师刚刚上岗,上课时,由于一位孩子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几次提醒无效时,便把他叫到前面听课,这位孩子在前面仍旧不老实,还做鬼脸,惹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便拿起戒尺打了他的屁股。事后,家长大闹学校,不但索赔了钱财,还当众向孩子赔礼道歉。发生了此事,学校所有老师教育孩子都会量力而行。
我先不说老师的孰是孰非,先说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有没有惩戒教育,作为家长是如何看待惩戒教育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合作,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承担起孩子的成长责任,而不是互相戒备,彼此指责。
民伟是后转回到班级的学生,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坏习惯,想办法帮助他改掉,尽快融入到班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无法时刻关注孩子,而我也只能电话沟通和交流,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期电话里我常常抱怨家长,不要只挣钱,要关注孩子成长……
尤其这学期,孩子出现很多与学生身份不符行为,比如说染发,梳怪异头型,身上常常出现烟味,迟到等。我也多次和孩子交流过,但明显感觉孩子心理常常戒备我。很是疑惑,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哪里不小心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心存障碍。
后来,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对我有意见,而家长对老师的不满态度表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也觉得老师对他的管教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他,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家长认为老师是无中生有,或是大惊小怪……
由于这种不信任,造成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孩子也会误会老师对他的一些教育。其次就是家长对老师的不尊重,让孩子们在学校里也不会尊重教师,不尊重教师,就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而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微乎其微,因为“亲其师,信其道。”
历经两年时间始终关注一位孩子,当初家长也是不喜欢我的教育方式,孩子真诚的对我说:“老师,我的父母经常在后背说你坏话。”听后心中虽然有些痛,但我还是替他的父母解释:“你的父母也是爱你的,只是我们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还不理解老师的做法,如果你越来越优秀,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认同我的做法。”好在这位孩子一直优秀成长,因为他一直帮我证明我的所做所为是科学的。
如今孩子的心中装的只有自己,因为他们的父母总是给他们最好的,所以他们觉得最好也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纪律教育,而是规则教育,比如在公众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还记得上届午休时,常常有人给我盖衣服,当我还没有醒过来,他们也不会大声喧哗,而如今的孩子却很少把老师和同学们放在心中。最让我感到可怕的是他们吃零食的频繁,他们间休时更多的是沉浸在吃零食的过程中,不爱运动,不做游戏。
这是一个消费时代,大家都在沉浸在消费中,却忘记了我们应该创造这个世界,而我们应该能为孩子创造那些成长价值,而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享受最好的,即使错误的做法和行为,也不允许老师惩戒和教育。
如果教育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了信任感,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大大受损,孩子们的成长也陷入了澡泽地,而无法自拔。还记得前几年,带了很多留守孩子,虽然父母很少时间陪护,但是由于父母的信任,让我们师生之间成长的很愉悦。也生成很多快乐故事。如今父母太多干涉,让老师无法把握尺度,而错失很多教育时机。
孩子的成长,只有家长和教师合作才能共赢,一旦某一方有了戒备,产生不信任,不尊重对方,那么教育便会失衡,最终损失是我们的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