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类型和题型改革是当务之急

(2017-08-23 08:31:59)
标签:

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

分类: 经验.评价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  包天仁


相关考试机构和教研机构要反思近30年来我国教育考试的得失,开发符合中国国情和各个教育教学阶段的考试与评价系统。


中考、高考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筛选合格学生,同时对平时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这种考试不是水平考试,而是类似于英国的GCSE和A-level的学业成绩考试,是基于标准的入学准备考试(readiness test)。此种类型的考试对试题的效度和信度要求很高,否则考试分数积堆,难以达到筛选目的。另外,这类试题题型和内容要客观公正,所得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业成绩。但是我国中考、高考两大高利害、大规模考试中的外语(主要是英语)考试试题中选择反应题型所占比率过大,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试题的单项选择题型比例偏高,语文等其他学科题型单一,小题少,题量小,考查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题偏少,且几十年大体上固定不变,长此以往,极易造成题海泛滥,学生们只要“做遍天下题”就可获得“高分”,这就导致了长期以来愈演愈烈的中考、高考总复习教学的几轮题海乱象。

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含有很多选择题的所谓标准化考试最早由桂诗春教授于1984年引进,但桂老本人在十年后就发表了《对标准化考试的一些反思》一文。在文中他指出,标准化考试并不等于选择题,标准化考试是指高信度、高效度和高区分度的考试。他抨击有人盯着考试题型大搞应试训练。他提出要不断地探索能够更好反映考生水平的新题型。他认为选择题有弊端,就是效度低,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不好。其实选择题的主要优点就是便于用计算机阅卷,而缺点多达三十余个。这种试题仅仅是考查考生的辨认能力而非外语的应用能力,且有较高的猜分率,极易抄袭作弊。而这种在很多国家早已被淘汰的考试题型在我国各类考试中却大行其道,令人匪夷所思。目前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当中,选择题平均占比63%,2017年全国8套高考英语试题中,除了上海高考英语试题中选择题占总分150分的53%,其余7套英语试题中其他各类选择题占总分数的67%。为什么我们对选择题型这么情有独钟?为什么屡遭诟病却执迷不悟,仍不见减少?

由于中考、高考的负面反拨作用,导致中小学平时教学和考试及期中、期末考试几乎全部采用中考、高考题型,中考半年和高考一年多的总复习时间全部进行中考、高考“真题”的“刷题”训练,各学科不断上演周考、月考、联考和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许多学生每天睁开眼睛就是考试做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题,一个学生做的试题卷子堆起来竟有一人之高,有的学科一道题做过近200次!但是学生们付出如此代价换来的往往是可怜的回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考英语学科平均分不到70分(按150分计),中考平均分不到60分(按120分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失败的,但若追根溯源,是考试本身出了问题。因为考生可以猜到考试的内容,因为考试有了固定的套路,题型僵化几十年大同小异,几乎不变,所以考试可以被拷贝和复制。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考试方面,特别是考试内容和题型上加大改革力度,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倒逼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为中考和高考做些应试准备是必要的,但是在应试备考中存在诸多陷阱:一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搞分层教学;二是采用“三轮”复习法,使学生疲惫不堪;三是过早地结束正常授课,抢跑;四是一味随意拔高教学内容,不注重“双基”,“拔苗助长”;五是无节制地做题,以考代教,以考代学;六是过早地做模拟试题;七是做过多的选择题;八是做以前用过的旧题,即所谓的“真题”;九是过多地进行题型训练;十是过度重视所谓的“应试答题技巧”。

考试类型有很多种,从考试用途上分,可分成学习进展考试、学习成绩考试、水平考试和学能考试。前两种考试属于学习导向(LOA)的校内考试,后两种属于能力导向的校外考试。目前,我国现行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高考在考试类型上定位不清,难怪考试与应试乱象丛生。

笔者建议:相关考试机构和教研机构要深入研讨考试理论和各类考试的命题技术,反思近30年来我国教育考试的得失,实验和开发符合中国国情、教情、学情和各个教育教学阶段的考试与评价系统,逐步地在全国推出更加合理的考试安排。各级教育机构要搞清楚平时校内课堂考试和校外考试在类型、内容和题型方面的差异,解决日前普遍存在的学业成绩和水平考试混淆,错误地大量使用选择题,考试题型固化、僵化、模式化的“三化”顽疾。在此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平时校内和校外教学考试系统,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以确保立德树人目标和教育振兴大业的顺利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