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刚蒙蒙亮,趁着还没有上课的点滴时间,我匆忙跨上摩托车,踏上了崎岖的山道,直奔大蚕场村王童的家——家访。王童是三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先前教过他的教师讲,王童学习上虽然不是很好,但还能跟得上,成绩也不差。但近一段时间来,我发现王童不爱说话,课下很少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常常独来独往。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完不成,即便是完成了,也是潦草了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作为班主任心急如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有点纳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孩子有难言之隐不愿意启齿?”万名教师访万家的春风吹起了我家访的脚步,还是快速家访,一探究竟。
经过多方打听、询问,随着一阵犬吠,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展现在我的面前。此时的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这时代还有这样破旧的房子?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爷走出门来。“老大爷,您好!打扰了。我是三年级二班王童同学的班主任,今早来家访,是想了解一下王童同学近来的表现。”老大爷一听是王童的班主任老师,便更加热情了,急忙邀请到屋里,又是倒水,又是递烟。老大爷坐在破旧的沙发上,含着泪水说:“我的孙子王童命苦啊,虽然有亲生父母,但是从小就没有父爱或母爱,像个孤儿一样。他母亲有先天智力障碍,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农活不能干,家饭不能做,几天前,到她娘家去了。他的父亲,两年前去莱州石料厂打工,被掉下来的石头砸伤了腰部,在家养了一年多,钱没有挣到几个,还落下了一身的病症。眼下,花钱的项目太多了,吃饭要花钱,用电要花钱,穿衣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看病还要花更多的钱。不能眼眼睁睁的在家等着,因为这样越等越穷。无奈之下,他父亲在朋友的带领下,只好带着未痊愈的病,到青岛打工去了,挣几个算几个,总比在家呆着强,起码挣点够自己用的。”几滴泪水在老人的眼眶中转了几圈。从老大爷的话语以及忧伤的表情中,我深深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此时此刻的我,真不知说啥才好。我急忙劝慰说:“老大爷别难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现在有了党的好政策,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老大爷接着说:“我的孙子王童全依靠我,天天吃、住在我家。因为我又不识字,整天下地劳动,没有能力和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可现在孩子的年龄长了,比以前懂事了,王童放学后先是帮奶奶劈柴、烧水、扫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然后再去写作业,有时干的太晚、太累,作业写不起来,就趴在书本上睡着了。我家地多,人手又少,为了抢墒播种小麦,上周末王童还主动要求跟我下田种小麦呢。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要是跟不上,还得靠您这当老师的多受累,多关照,上课多提问,为了学习管得严点是好事,我保证不嫌。”几句简短的话语倒出了老人的一片心声,老人的善良、厚道、淳朴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也终于明白了,近一段时间王童学习不刻苦成绩下降的真正原因。哎!环境的影响与家庭熏陶对孩子成长真的不可低估啊。
谈话中我打断了老人的话茬说:“老大爷,请您放心。教师和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我非常理解。管理孩子就像管理树苗一样,浇水,施肥,整形,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名好孩子。王童同学近一段时间,学习有点退步,我当老师的有责任,我会全力辅导他,敬请您放心。至于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老爷爷听后频频点头称赞,并说:“没意见,没意见。现在咱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城市小学基本一样,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现在你们这些当老师的照顾班里的学生比自己的孩子还好,乘校车教师护送,午饭教师陪吃。孩子交给您,我们有一百个放心。”甜甜的交谈,使我心中满满。
金秋十月,正是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农民伯伯面对筐筐苹果,丰收的喜悦不正和我做家访的十分相似吗?面对家访的收获还有哪一位教师不由衷地感到欣喜与自豪?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桥梁,这次家访虽然没有找到王童的父母,家长不在,但从他爷爷的言谈中收获颇多,这样的家访值得。
一束金色的阳光,从破旧的窗棂中斜射到窗前的水桶上,看看时间已是早晨八点,到上课的时间了。匆忙的话别中,老大爷有点难舍之情,硬是要求我留下来吃早饭,这怎么能行?全班的学生还等着我上课呢,于是我跨上摩托车箭一般的向学校奔去。(作者单位:临朐县九山镇八一希望小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