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才”究竟是个啥关系?
(2017-08-04 10:44:17)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听起来顺耳,看上去工整,是近年来流行较广论述“德”与“才”关系的一句话,这句流行语是否恰当呢?这要做一番具体分析。
司马光曾对“德”与“才”的关系作过论述:“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明末清初的私塾先生张履祥认为“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二者亦交养互发,实是一种工夫。”
历史上所列举的“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的例子,实际上,都不是“有”和“无”的关系,是“多”与“少”的关系,是谁“胜”谁的关系。由此看来,“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把“德”与“才”用“有”和“无”两个极端的字来表述,使“德”与“才”对立起来,这本身就不科学,因此,何谈正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