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区别

(2017-07-27 08:28:39)
标签:

语文

分类: 阅读与写作

一、高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比较

    要学好高中语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做好高初中语文的衔接工作。要做好高初中语文的学习衔接工作,首先要对高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国家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的国家意志,规定了国民素养或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不同特点。

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它们有如下几点差异:

(一)、两个阶段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

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

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阶段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在学习中,应重点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它是初中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由感性的无意识发展到理性的自觉的阶段。(

(三)、从阅读能力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

1、  现代文阅读方面:

①     在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

②     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③     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④     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  文言文阅读方面:

由初中“理解基本内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下面就文体列表比较一下初高中中阅读能力层级:

 

初中

高中

散文

1.区分体裁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概括要点

4.赏析景物等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5.体会思想感情

1.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等)

2.探讨散文的情和理

诗歌

1.区分体裁,体会诗歌的感情、节奏韵律

2.品味诗歌的语言

3.展开联想和想象

4.背诵

1.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等)

小说

1.区分体裁,了解小说三要素

2.欣赏小说的细节、环境、语言描写

1.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2.鉴赏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技巧

戏剧

欣赏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形象、戏剧语言

说明文

1.区分体裁

2.抓住事物特征

3.了解说明方法

4.了解说明顺序

1.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2.提要钩玄

论说文

1.区分文体,把握论点、论据

2.学习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

3.学习驳论

1.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筛选信息

2.质疑思辨、融会贯通

3.提要钩玄、迁移运用

从上表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明确了初高中语文在阅读培养目标上的明显差异,我们才能避免盲目,进行有效的学习。(

(四)、从表达能力上看: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 “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初高中写作目标层级比较

 

初中

高中

散 文与

诗 歌

1.交待记叙要素

2.选材真实熟悉

3.情感真挚动人

4.思路清晰

5.有创新

6.正确使用记叙人称

1.用心感受生活

2.深入思考生活

3.要善于想象和联想

4.再现客观事物

5.表现主观情意

6.写出人物的个性

7.写出事件的波澜

8.写出景物的特征

9.诗歌

说明文

1.恰当安排说明顺序2.正确使用说明方法

1.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2.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论说文

1.一事一议

2.论点的提出

3.论据的运用

4.论据的展开

1.议论要有理有据

2.议论要有条有理

3.作点辩证分析

4.短评

5.自然科学小论文

6.社会生活评论

7.综述

小说

自传、

小传、

自荐信

1.传记

2.小小说

3.寓言故事

4.科幻小说

其它

1.消息

2.毕业赠言

1.札记2.随笔

3.消息通讯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差异,才能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进而达到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二、  高初中教材体系、考查评价体系的不同

(一)高初中教材体系的不同

青岛市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人教版,这套教材体系框架有三部分组成: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这三大板块组织单元,突出了以人为本,尤其是突出生命意识、突出爱的教育,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熏陶,重视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关注学生作为“人”而更好地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自身。

每册教材的篇目在呈现过程中,以课前导读、课后练习为主要内容,每一单元设置综合性学习活动,系统地完成这一单元的阅读、写作及简单的实践活动。

青岛市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五册,选修有《唐诗宋词》《语言运用》《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史记选读》等。必修课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延伸,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共分20个话题,涉及到了八大学习领域: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每一单元的讲读课文之后都设计了一项学习活动。或者是就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研读和探究,或者是针对某一文学或文化现象搜集资料,形成观点,进行交流,或者是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具体的竞争性和激励性很强的活动。例如“走近孔子” “名著阅读”等活动,较好地体现出高中语文要求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汲取更丰富的营养,陶冶美好的性情

(二)考查评价体系的不同

青岛市初中语文的考查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为主要考查方式。内容包括:书写、简单的语言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

高中语文以学分制为考查方式,其中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认定评价,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以所选具体科目为单位进行认定评价。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学习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

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学生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

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高考。

三、  高初中语文教法学法的不同

青岛市初中语文教学,一般采用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在这样的教法学法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在课内所学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延伸可拓展。体现了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小、难点少、要求低、坡度缓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了语文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

由此可见,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四、高中语文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每册的《说明》中,都明确注明各册教材“汉语知识短文”,但是由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不考试”,学生掌握较差。

通过课程标准的对比,从青岛市目前的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高中语文必须熟练掌握的现代汉语知识,尤其是语法和修辞,文言文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是高初中衔接过渡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字音、字形

   高考对于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山东省高考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以常用字为主;对于字形的考查,重点是识记常用现代汉字的字形,其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

  这两个内容的考查范围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观选择题。

例如:2008年山东省语文高考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仲(zhòng)裁阿(ē)谀 入场券(quàn) 捕(pǔ)风捉影

B、袅娜(nuó) 勒(lēi)紧 嚼(jué)舌头 百孔千疮(chuāng)

C、精辟(pì) 躯壳(qiào) 横剖(pōu)面 一语中的(dì)

D、柏(bǎi)树 模(mó)具 配给(jǐ)制 否(pǐ)极泰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原生态 疾风劲草 吉人自有天象

B、诀别 声讯台 震耳欲聋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顶梁柱 目不暇接 明人不说暗话

D、受理 高架桥 粗制烂造 在其位谋其政

现代汉语文字众多,掌握起来相当困难,我们可以从汉字的三要素,即音、形、义入手,从整体上把握。

方法一:以音辨形

现代汉语的文字以形声字居多,有些同声旁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如:

艮gèn:跟根gēn 哏gén 茛gèn  痕hén狠很hěn 恨hèn  肯啃垦恳kěn 

良liáng:粮踉liáng  娘niáng  郎狼琅阆锒稂láng  朗lǎng  浪làng

方法二:以形辨形

有些形声字是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要注意辨析不同形旁的意义。如:

以“目”作形旁的字,原意一般用于眼睛有关;用“月(肉)”作形旁的字,原意一般与肉体有关。“盲和肓”,“瞠和膛”就是这种情况。

方法三:

以义辨形通过理解词语的意义来掌握字形。如:“提纲”误写作“题纲”,错在不理解“提纲”的原义。“纲”是渔网的总绳,引申指事物最主要的部分。“提纲”的原义是指提着网的总绳子,引申作内容的要点。

2、词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实际来看,现代汉语的词汇部分一般考查的重点是实词、虚词、成语(包括熟语)的正确使用。设题一般为实词、虚词合为一题,成语(包括熟语)一题。

实词、虚词的出题形式大都采用选词填空样式,考查重点放在近义词辨析上,虚词也几乎是近义词。成语、熟语(以成语为主)的考查一般为选择题辨析型,所考内容大多为常用但又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例如:2007年山东省语文高考试题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逃。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近义词的选用和使用是建立在辨析的基础上的,首先要掌握现代汉语实词虚词的分类、意义和语法功能,然后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用法和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成语都有固定的意思,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但是一定要注意有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要熟练掌握成语的褒贬色彩、语意轻重、惯用句式、适用范围和对象。

1、  句法:

高考对于句法的考查主要是辨析病句的形式。病句辨析题每年必考,题型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出现在第一卷,二是综合改错题出现在第二卷。

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学生需要补充掌握初中学习比较薄弱的句法知识。首先应当掌握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然后应当正确掌握句子分析法。单句成分分析和复句结构分析,这是句法基础知识的根。句法知识又是分析理解句意的基础。学生要切实掌握单句和复句的分析方法,熟练运用词、短语、句的组合知识,这样才能在病句辨析中游刃有余。

病句一般有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和修改要掌握判断病句常用的三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

2、  修辞:

修辞知识的考查在高考题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的运用中随处可见,甚至在作文中修辞效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修辞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①修辞手法:根据表达的需要,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使所陈述的的事物或抒发的感情更加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这种种格式就叫做修辞手法,又叫修辞格。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引用、顶真等。这部分知识的掌握,重点不在概念本身,而是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运用这些修辞知识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并能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进而对修辞的效果和优劣进行分析,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②词语的选择、锤炼与句式变换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包括具体确切、协调鲜明、凝练含蓄、活泼新颖等意义锤炼的要求,还包括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谐音自然等声音方面的选炼。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通常与语意简明、语言得体等语言运用题目结合在一起,也有时让学生根据整段文字的意思改换词语。

句式的选择与变换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等句式的选择与变换。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与语言运用中的句子排序、句子衔接、句式变换紧密结合一起。

例如:2008山东省语文高考题

18、右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者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5分)

(二)文言文知识

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理解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的18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常见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考查的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在“文中的含义”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例如:2008年山东省语文高考试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文言文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这些知识都需要在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中不断记忆,不断积累,才能夯实文言文的基础。

高初中语文课程衔接的教学建议

 

一、目的

弥补初中语文知识缺漏,促进高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原则

1.重在运用的原则

所补的内容应是基础性的知识,是那些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内容。切忌一味以高考为标准任意拔高,不能将高中各年级原本就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强加给学生。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重在运用。

2.面向全体的原则

应关注大多数学生,既不能将初高中衔接补课误解成是因个人原因或因原初中学校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知识缺漏的后进生补缺补漏,也不能将其当作针对优等生的导优教学。各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具体的“衔接教学内容和计划”。

3.温故知新的原则

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等内容的衔接教学时,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如课文)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使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内容

(一)现代汉语知识

1.汉字:构字常识。

2.词:词的分类。

3.短语:短语的结构(并列、主谓、偏正、动宾、动补)。

4.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复句不超过二重)。

5.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简明、连贯、得体。

(二)文言知识

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2.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

3.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4.诵读节奏。

 

附重点讲解复习的知识:

(一)  汉字知识

造字法:六书。

(二)  词类

词的分类及其辨别: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重点讲清其语法功能及特点,并注意——

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三)  短语

1.掌握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2.区别主谓短语和其它类型的短语。

3.区别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

4.了解几种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介宾、的字、方位、能愿、复指、兼语、连动等)。

(五)句子

1.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用途分),也可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按结构分)。

2.判断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关键看句子有几个主谓结构。

3.提取句子主干将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否定副词和连词应放在主干中。

4.分析句子成分要注意:(1)短语可作句子成分;(2)动词后的数量词,表物量的作宾语,表动量的作补语;(3)前置状语可还原到谓语前来判断;(4)句首状语有表时间、地点、目的、依据等。

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5.复句的分类: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六)修辞

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及表达效果,学会判别: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④排比⑤对偶⑥引用⑦设问⑧反问。

2.注意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判别。

3.注意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4.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选择;

长、短句的变换、选择;

整句、散句互换、选择;

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选择。

以上修辞知识应侧重从程序性知识的角度指导、训练学生掌握运用。

(七)文言知识

文言实词知识: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文言中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

通假字:音同通假、音近通假。

一词多义:了解多个义项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字形和语境理解词义和用法。

词类活用:了解常见词类的活用情况,根据语境(语法结构)来判断词语的活用情况。

文言虚词知识:

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文言虚词15个(“之”、“于”、“而”、“以”、“其”、“者”、“也”、“乃”、“夫(念fú)”、“且”、“乎”、“则”、“焉”、“然”、“为”)的基本词义,其中重点掌握“之”、“于”、“而”、“以”、“其”。

诵读节奏:

节奏指的是朗读时一个语句内的停顿,包括诗歌朗读的节奏停顿和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停顿正确,才能不读“破句”。节奏的划分有两种:按音节划分,按意义划分。句子内部的语意停顿,要抓住句子的结构,从而把意义单位划分开来。一般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发语词、关联词之后停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