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过几年,中国的宝宝难道真的要给美国的宝宝打工?

(2017-07-06 08:48:51)
标签:

转自网络

分类: 家校共育

近年来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留学目标国家。约有50%左右的留学家庭会选择把孩子送到美国学习。美国孩子的成长中有哪些特别的优势?是什么让中国的父母亲有越来越强的危机意识?本篇热议的文章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美国女孩跟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谢谢您!”这个孩子这么会赞美别人,我第一次被惊到了。给我孩子做了十几年的饭菜,也没听到啥赞誉的话。被赞美的感觉的确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汤,我们边吃边聊,非常开心。吃完饭,两个孩子依旧在聊天,我开始收拾碗筷,美国女孩连忙站起来对我说:“Can I help you?”我第二次一惊,看着这个孩子真诚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用了,你们聊。”我的孩子看着我忙碌了十几年都习惯了,基本是熟视无睹。而美国女孩能为对方着想,瞬间做出本能的反应,看来是习惯使然。


第二天以后,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问啥就问了。我看到美国女孩子的护照已经很破旧了,就很好奇地问:“你走过了哪些国家?”美国女孩的回答让我第三次被惊到了:“这是我的第三本护照,大概走过了30多个国家。”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她解释说:“一般假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同学出去游学。这次是第一次到中国,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这四个城市是家长和老师们精心挑选出去的,基本代表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时不由得发问:“你们这样周游世界,学习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寒暑假几乎都奔波在各培训点啊。美国女孩看着我孩子一脸的羡慕说:“我们平时的学习任务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业量是5小时。”就这个“5小时”把我丫头给震住了。


在聊到业余生活时,我了解到美国女孩家庭的基本情况:爸爸在自己的企业工作;妈妈基本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但是美国女孩强调她的妈妈很辛苦,要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草地、游泳池和直升机的日常养护;哥哥负责洗碗和协助妈妈搞卫生;她则是负责家里两条狗和三只猫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负其责,井井有条。我们家是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还要负责全家的生活,孩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学习。在对家庭义务和责任方面明显的我们差距很大。


我第四次被惊到的是听俩孩子聊天,我孩子问美国女孩子遇到最恐惧的事情是啥?美国女孩子说是有一年的暑假,几个家庭的父母把几个10多岁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里,没给带水和食物,没有床和帐篷,跟孩子们相约一周后来接。那一周是这个孩子最恐惧的,也是最刺激的。她告诉我孩子为了不挨饿,他们生吃过抓来的老鼠。这样的活动家长们的出发点是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被惊到的是最后一顿晚饭。快要离开南京了,为了尽地主之谊,给美国女孩尝尝最美味的中国菜,我们带她到了南京最繁华的地段——狮子桥,点了获国家金奖的“鸡煲翅”,当美国女孩明白是鱼翅做的,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道菜:“这道菜我无法接受,动物需要保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甚至是不近人情。我汗颜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饭后,几个孩子相约到附近的电玩城去玩,除了我孩子和美国女孩外,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两个好朋友。整个玩的过程我是听孩子跟我复述的:“妈妈,太可怕了,美国人太厉害了!一进电玩城,我的两个好朋友就上去玩了,什么好玩玩什么。看得出平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在这一刻被化解了。而美国女孩子则拉着我边走边观察什么游戏盈利最大,转了一圈才锁定目标,美国女孩子赢了很多游戏币,分给我们3个,再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玩。”我这一次不仅仅是惊了,简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处处深思熟虑。。。


~~我孩子说了一句让我思考至今的话:“妈妈,我们这样下去,以后真的只能是给他们打工的啊……”

 

短暂的一周时间,给了我六个大大的惊诧。


~~我们的孩子未来将要面对的是这样的对手!


~~而我们是在培养怎样的孩子?过分的溺爱、频繁的干预、过度的保护,导致了我们的孩子无情和无能。目前的复印机式的教育消耗着孩子们的精力,限制了孩子们的追求。


~~众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是孩子成长的活力和动力。


~~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结果,未来的主宰属于什么样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们则是在为人家输送打工仔,再优秀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

 

盖特唯解读:国内的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关注和实践包括“领导力Leadership”在内的对孩子软实力的培养,因为确实看到了中国孩子在现实的家庭结构下、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弱势”,这些“弱势”不仅是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更从一个人的素养层面为一个孩子在未来能够幸福、充实地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真诚地赞美、换位思考、见识和胆识、学业上的精进,这些都是美国孩子们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合力下而具备的“幸福因子”,更是竞争优势。这些宝贵的品格不同于书本上的知识点,可以循规蹈矩地学到,而是需要有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懂教育的人专业指导、家长理智地站在未来看现在而懂得孩子的真实需求。家长们再也不要说“只要孩子快乐高兴就行”!快乐是有代价的,幸福感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家长要先能正确认知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好!孩子是否在家里能够适当帮助大人做做家务事?是否对为自己操劳的父母亲知道说上一句感谢的话?是否愿意主动照顾身边的人而不求回报?这些现实的小指标,可以检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近年来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爆增的留学趋势下,留学家庭对于留学的目标也逐渐在分出层次。我们的孩子在做留学准备时,就要明确,要去到更好的学校,就意味着除了学习成绩本身,对孩子本身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或者通过现实的经验,我们看到如果人格培养没有到位,学习成绩在更高的学术环境下也不会太好。一个是“因”,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动机的问题,就是好孩子是“strongly motivated child”,这方面不是“勤奋”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孩子们之间学习能力差别的根本原因。学习成绩是“果”,是表象。所以计划留学的家庭,一定要重视和积极实践孩子思维方式层面的、人格素养方面的培养。盖特唯留学教育,关注留学,更关注教育;关注孩子们成功留学的第一步,更关注孩子们未来幸福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