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六大法宝
(2017-04-26 05:22:12)
标签:
清风冷月博客 |
分类: 初中.高中 |
第一法宝:课前做好预习
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有个侧重点,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第二: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
第二法宝:课堂认真听课
上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答疑解惑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同学们要是按照上面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就能更专心地上课。“学而后知不足”,往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灌输的新知识。
第四: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提问,并将课堂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笔记下来,以便课后解决。不懂的问题尽量不要过夜,不然容易积少成多。
第三法宝:课后及时复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以后,虽然记忆保留的量减少了,但遗忘的速度却放慢了。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该堂课上学过的新知识,当天课后还要及时再复习。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复习的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间隔的时间也相对要短一些,即是说要经常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复习的间隔时间也可越来越长,到了一定的时候,知识就能牢固记忆,不复习也不会忘记了。
第四法宝: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学习目标实现的保证,科学的学习计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每学期伊始,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给自己定制一个宏观的学习计划。在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再做适时的调节。这样大致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合理的调配自己的时间。下面的细枝末叶可以稍作调整。宏观的学习
第一:整个学期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的安排。
第二:各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特别要重视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主修科目的时间安排,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避重就轻,造成偏科。
第三: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比如: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第五法宝:“五到”策略的合理配合
学习时要做到“五到”即: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相互配合和相互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光记笔记只能获得知识的10%。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新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
第六法宝:定期进行总结
定期的系统总结是学生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做好系统小结的基本要点,除前面所述做好课后及时复习的要点适用于本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基本要点:
第四,在小结基础上,检查学习计划执行的情况,进一步修订或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具体的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