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育儿的文章都在不遗余力地要父母多多鼓励孩子,仿佛没了原则,只要是赞赏的就永远是对的,而几乎没有提及管教或批评的。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赞赏也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谬赞,还有哪些错误的育儿方法。
一、谬赞
父母为了鼓励子女,事无大小都大加赞赏,这样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心理学家詹姆斯.温德 尔说,“惯于受父母称赞的孩子,做事往往不是为了让自己满意,而是为了博得别人赞赏。”这类孩子即使做家务也期望别人赞赏,没人赞赏似乎就难以把事情做好 。
二、挑剔
父母过分挑剔也有害无益。教育学家温德尔说:“光是指责孩子怎样不对,也许只会导致孩子不断犯错。” 教育家们认为赞赏和批评的比例应为3:1。比例过高,赞赏就显得虚伪夸大;比例太低,则显得挑剔过剩了。总之,称赞孩子要实事求是。一般来说,一句“不错”就够了。
三、把孩子当小大人看
儿科教授施米特医生说:“孩子小时候管教越宽松,长大了就越容易任性,难以管束。”管教孩子无须凡事解释,对较小的幼儿,一句“因为是我说的”就够了。孩子逐渐长大,难免对有些规定提出疑问,这时尽可给他们讲道理,也听听他们的意见,但表明决定权仍然在你手上。
四、情绪失控
几个孩子大的在争吵,小的在嘀咕。你看到这个情景可能会情绪不好,突然大声尖叫起来,你的叫声可以止住孩子吵闹声,但你自己也失去了控制。作为父母,当你恢复冷静之后,你就弯下身来直视着孩子,以严肃的口吻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怒气其实可以避免。要是孩子容易在傍晚时分闹脾气,可以为他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准备一些有益 健康的茶点。
五、处罚过犹不及
孩子犯了错而父母不加管教,就难以让他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教育家温德尔说:“只要能够公平,不苛刻,处罚孩子并无不妥。”笞罚也能收一时之效,长远来说却适得其反。孩子遭到掴打不会从中学到自制,所得仅有恐 惧,也因此觉得以大欺小并无不妥。
六、教育手法一成不变
孩子在你的眼前一天一天长大了,你也许会发觉对孩子进行一种罚站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孩子七岁了,你也许发觉墙角罚站的办法已不凑效,可是你也许因专家说过管教方式不可朝令夕改, 父母会陷于两难的境地,你不敢贸然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孩子的一天天的长大,以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奏效,管教孩子要因是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如有效的办法有:置之不理、隔离、撤销权利、限制看电视、限制玩游戏。
七、不分大小轻重
教育子女的方法必须配合子女的个性。有些办法对性情温和的孩子适用,对性情暴躁的孩子就不一定。对于幼儿的教育就是禁止粗鲁行为避免使他受到伤害。对学龄前的孩子则应给他们灌输爱护公物和待人友善的观念。
八,滥用奖励
在不少家庭中,总是在滥用奖励,以为这样就能起到约束孩子的效果。教育家们说过:用奖励的方式制止孩子顽皮与不听话,无异于贿赂。这样做也等于暗示父母定下的规矩是多余的。”
孩子做对了再给奖励,才是正确做法。应该帮助孩子体会到:有了好表现,也可从中得到满足感。
九,父母意见有分歧
父母如果对于管教子女意见有分歧,被孩子听见,定会有无所适从之感。
管教孩子父母必须齐心。如果是在意见上不同,应该在私下协调,对于大原则相互之间应该是一致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某一规矩坚持的时候,另一方不妨让步。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也也可以分管不同的范围。
十,认定错在子女
孩子一旦遇到什么难题,应该先听孩子的意见,避免用“总是”和“向来不”之类的字眼。专家认为:你要是能够体谅他,他就能平心静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孩子只要知道父母是在为他着想,就能循规蹈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