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全心全力、自动自发地学习?

(2017-03-27 07:25:13)
标签:

学习

天天妈妈说宝贝

分类: 家校共育

相比上辈,这一代年轻人总体而言缺乏目标感、不想做承诺,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内在动机较低。很多时候孩子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压抑或者迷惑,如果仅仅靠孩子自我纠错、自我反省显然不够,因此,父母、教师如何能够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显得十分关键。


动机

重要的学习要素


   

  • 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

  • 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

     

  • 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但老师、父母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一个人生的目的;而必须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帮助孩子迈向目的之路。


       父母、老师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应只是单单考高分,这些是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当学生全心投入他们想学的内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目的会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长期的努力,这才重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hJOGdCVbrOhCYAK8cHaX0O8uBZdlzca6Qsnc3h0nM0XmEicXlib4DjSibemHlXHKTAicpAKbJKDaUT5CbFPGCKyO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目的

一连串“为什么”的组合



       老师和家长都应先跟学生解释:


  • 为什么要学这个科目?

     

  • 人类的需要和这个科目到底有什么关系?

  • 为什么有人要成为科学家?

  • 为什么发现新定律很令人兴奋?


       没有这些“为什么”,你无法让学生有长期的学习动机。


       你可能用恐吓的方式来吓学生:“如果没考好的话,就有哪些严重后果,”让学生有短期学习动机,但学生不会出于兴趣、自己把书拿出来读。学生必须知道为什么,才会全心全力、自动自发的去念书,而非被恐吓鞭策。


       一个真正的人生目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到你必须要表现你的承诺,至少取得一些成就。你从中学到经验和能力,就可以朝另一个目的进发。


      Q:怎样对青少年说人生目的?


      A:很重要的一点,不要“说”,而是要“问”。大人常喜欢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但收效甚微。很多青少年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是父母告诉他们的。但父母可以做一件很关键的事,就是问“对的问题”。以下三个问题能帮助孩子发展目的感:


  • 我对什么有兴趣?

  • 我做什么最享受?

  • 什么会让我发光(trigger the spot in life)?

  • 音乐、文学、数学、体育?   

  • 我最擅长什么?

  • 我的才能在哪里?

  • 这世界需要什么?

  • 世界有哪些问题、机会,可以发展成我帮助别人的所在?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0hJOGdCVbrPcKxrzqQNY3qsgKiaZM4ticUcFcT44R1TbsiaUZ6hXicL2l1ibXFj0t9icYHDNTequPklgAc1zPvwGzIo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是孩子一定要问自己的问题。所以,在青少年阶段发展出目的感,需要花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数年,因为孩子需要不断地尝试。而父母能做的,就是跟孩子展开对话,刺激他们去思考。一旦孩子有一点小小的萌芽,父母就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去帮助他继续发展。


      Q: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的?


      A:有一点非常重要,父母要教会孩子负责任,做事有始有终。要对孩子有高期待,让他们了解,承担任何一种任务时,要真正完成某件事,不管这件事多么不起眼。


      比如,孩子养了宠物,他要去给宠物喂食、带宠物去散步,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认真去做。


http://mmbiz.qpic.cn/mmbiz/0hJOGdCVbrPhDia6d6FKK3AWOgLMZ2hib1XKx6ZIibryro05bNlmK8PfT5vLx18Uo1BoiaCnIOHOFKkupkqBz4qxS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是发展出承诺和责任的方式,也是让孩子学习不受其他因素分心或干扰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