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进程的阶段划分
(2017-03-12 05:54:55)
标签:
井冈山人-杨明远 |
分类: 人生.健康 |
人,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死亡,要经历一个由幼小到强壮,由强壮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胎儿、婴幼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就构成了人体生命的周期。这个周期不仅指人在生物意义上的成熟、变化,而且包括个体在社会意义上,年龄结构中的过渡和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经历的变化过程,会发生许多复杂的现象。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健康潜能,世界卫生组织西大区于1995年提出西大区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的卫生战略设想--健康新地平线。其重要措施是把人的生命进程分为: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晚年的生活质量三个阶段。从胎儿到进入青年期(18-20岁)为“人生准备阶段”,包括胎儿、婴儿、幼儿、童年、青春期等人生时期。自青年开始到老年之前通称“人生保护阶段”,包括青年期、中年期,其中以35-60岁的中年人为重点对象。60岁以上称为“晚年生活质量阶段”,根据人体生命在各阶段对健康的需要,实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从单纯的延年益寿提升为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孔子把人生按年龄分为: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几个时期。他在《论语》中写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了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作出年龄分期的尝试的,他是将出生后每7年划为一个阶段,到21岁时为止,正好符合目前的学制,22岁左右大学毕业。
有美国的科学家认为,生命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交换”的过程。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让位于智慧;快速敏捷让位于深思熟虑;激情让位于理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长处。人最聪明的时期一般在18-28岁;最佳创造力时期一般在30-39岁,聪慧的人不受此限;最健康的时期,男性在15-25岁,女性在15-30岁期间。
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有先有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要到22岁以后才会完善和稳定;呼吸系统的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较完备;肌肉组织和血液循环系统要到30岁左右才能定型;耐力素质的最高水平出现在24-30岁左右。
俗话说“人到30无少年”、“40岁后病找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会同卫生部、国家计委、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进行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身体机能40岁以后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所有人群血压从7岁起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20-39岁期间趋于稳定,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较快上升趋势;肺活量在7-19岁期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性在30岁以后、女性35岁后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从幼儿园阶段开始随年龄增长,到20岁左右达到峰值,一直到32岁左右都处于一个高峰期,然后开始下降。女性的握力、背力,可以保持到40岁。
以探索人体潜能、创造世界纪录为目标的竞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与水平,创造的各种世界纪录和世界最好成绩,除了体操、花样游泳、短距离跑等少数以灵巧、协调和速度为主要素质的项目外,主要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
据此,笔者将人的生命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更有利于实现健康长寿。
(一)生命的准备阶段
即生长发育阶段。从胎儿至生长发育结束。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前期(约至25岁)。这时生长发育基本成熟,在校学习阶段结束,生存的本领已经习得,并获得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时的人生需要有理想、有抱负,发展好健康体能。
(二)生命的旺盛阶段
生长发育基本完成至人生保护阶段开始,包括青年期后期和壮年期前期(约25-35岁之间)。这时,不论从生物学意义上,还是社会学意义上都是人生最强壮的时期,这时的人生需要奋斗、需要智慧、更需要理性,保持好健康体能。
(三)生命的保护阶段
壮年期后期至中年期结束(约35岁-60岁)。这时,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开始发生和发展,衰老、衰退显现,这时的人生需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健康。
(四)老年生活质量保护阶段
60岁以后。衰老、衰退开始加速,这时的人生需要情怀,需要保持好健康和生活的质量。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在发展变化中渡过的。发展变化是多维的,形式是多样的,进程也是各不相同的。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为自己的命运,开始了与人类自身以及大自然的抗争。历经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生长发育的准备,经过青、壮年期短暂的旺盛,就进入了需要时刻警惕各种病痛危害生命的自我保护阶段,最终逐渐走向衰老死亡,成为大自然历史长河中此起彼落的匆匆过客。
人的一生只有做到:准备阶段生长发育水平的百分比越高,旺盛阶段保持的体能越强、健康储备量越足,保护阶段和老年阶段体能下降速度越缓慢,人的一生才会更健康、更长寿,就像一幅单高峰的曲线图。
人只有树立了这种毕生发展的理念,懂得物极必反,能做到随遇而安,才能有利于自己健康的促进与管理,最终实现健康的长寿。
前一篇:别太在意人走茶凉 物是人非
后一篇:人生的十大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