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一直告诉自己的十句话

标签:
湖底浮萍 |
分类: 人生.健康 |
文/梁悦
1.贪吃胖十斤,熬夜毁一天。
嘴里放不下的美味,终究要用体重来还,如果羡慕别人健美的身材,那就少吃点零食,饿不死的。不说八块腹肌,至少也不能胖到自己都厌恶吧。如果不想自己每天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慢得和蚂蚁一样,然后回忆着虚度的一天,懊悔不已,那就在十二点之前入睡。
2.辛酸苦辣他年拿来同知己下酒。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已经是二十几岁的成年人,就不要和小孩一样,逢人就讲故事委屈。大多数的人只是无聊猎奇,并不是真的多么关心你。即使讲出来,又能怎样呢,改变不了现实分毫。
倒不如真的做到令自己满意的时候,他年再拿故事来与知己谈笑。
3.别人给建议,自己做决定。
别人,包括父母挚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任何人能真正了解到你的内心。诸如结婚,工作,专业,这些关乎你一生抉择的事,别人的建议可以听,但是最终如何取舍,仍要问问自己。万不可为了照顾亲人感受,而让自己备受煎熬,这不是孝与善,而是愚。
4.一勤天下无难事。
这是曾国藩的名联,越长大,越深以为然。
譬如说知乎,有人羡慕别人没有干货,涨粉快。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因为人家勤。勤刷题,勤回答,勤一天输出上万字写十几个回答,你没有这份坚持,纵使文笔思想不差,也涨不了粉。
这不是鸡汤,这是事实。咪蒙能火,除了机遇风口以外,也有她的勤。
她勤做笔记,勤整理,勤将别人的观点洗稿己用。
勤比聪往往更重要,一万小时定律,是有可取之处的。
5.生命只有三万天。
最近偶尔吸烟,然后会观察,烟被点燃,其实和人的生命是一样的。一点点变短,最后化作飞灰。
我今年22周岁,如果能活到75岁,把一生比作24小时,现在已经过了7点。30岁以后将承担家庭的更多责任,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不会太多。图片里显示,我还有2700多个周末,但是在22岁到30岁,真正属于自己的周末,并没有多少。
所以,想做的事,赶紧去做。想学的东西,赶紧去学。想看的风景,赶紧去看。为了不让自己老了留遗憾。
6.不能独挡一面世界,就别怪人眼神轻蔑。
这句话可以多做重解读。
可以理解为成年人的交情,大多数时候是看实力的。
你实力不够,人家不会搭理你,或者搭理你,只是出于礼貌。
只有两个人旗鼓相当,才能交换资源,互帮互助。
或者你展露出自己的潜力,比你地位高的人,才乐意帮助你。
也可以理解为,处于低谷时的自勉。
向高看不向低看,是人之常情。
同学聚会的时候,话题永远是围绕混的最好的人,一群远房亲戚坐在一块儿,也常常是对最有权财的人大加赞赏。
有时候,人家奚落和质疑你,不必挂怀,人性本质如此。
与其针锋相对,不如默默努力。
7.人事有代谢,且爱且珍惜。
前一句是孟浩然的诗句,阐述着一个朴素的真理。
在这里,我将它理解为对老人的陪伴。
过年的时候,再见到外婆,她已经八十岁了,身体不是太好。
我回家过年没有几天,又要返回上海,能陪伴她的日子实在太少太少。
前几天,还做了一个噩梦,梦到她。。。
正月里那几天,我多做不了什么,只能尽量的陪她聊天,还给她塞了一些钱。
她坚持不要,我坚持给了,钱并不多,也只是我现阶段刚毕业工作能出的一份心意。
我只希望她能陪我很久很久。
8.远离只会消耗你的人。
前几年,面对网络上各种找我倾诉的网友,我会几乎一个一个的回复。
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都有:有初中生问早恋怎么办的,有高三学生问专业怎么选的,有女大学生问对方不表态还要不要在一起的,我渐渐发现,这些问题是回复不完的。
每个礼拜都有人问,一拔走了,一拔又来。直到现在还有人时不时的给我发一个消息:你好,能帮我给我女朋友写一首诗吗?
我真的不想理了,太累,有人说高冷,那就高冷吧。
这些人,十个有九个,都只会让我帮忙的,还不如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朋友。
9.存异缄言。
存异,就是尊重不同的意见。
互联网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存不了异,观点不同要硬容,或者说服对方。
最后一个个撕的面红耳赤,围观的人看了个热闹,双方谁也占不了便宜。
知乎评论区里许多人便是这样,指出错误礼貌讨论的人,往往比一上来就指指点点,
态度恶劣的人要少。
存异,不是说什么都不讨论。理性的讨论自然可以,但是当对方固守己见的时候,请保持你的沉默。
10.如果不知道干什么,就去看书。
关于看书,知乎上说的已经太多,我就不再赘言。
这条,适用于你想玩游戏烧时间的时候,因为某件事坏了心情焦虑的时候,以及许多无聊到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的时候。
我也不是说彻底不能玩游戏,虽然我本人几乎是不玩的,适度就好。
这十句话我是最想告诉自己的,然而并没有完全做到。
我想尽力的去做,也望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