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对学生学习什么启示
(2017-02-11 15:03:32)
标签:
文姬归汉 |
分类: 阚侃教育 |
我们批判“死记硬背”,不知误害了多少孩子的前程,没有“死去”哪有“活来”,看看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背诵的高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女儿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
曹操的文学也是振古烁今的,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我们批判“死记硬背”,不知误害了多少孩子的前程,没有“死去”哪有“活来”,看看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背诵的高手。
后一篇:盘点古诗词中的九种爱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