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为镜,可知教育得失
(2017-02-01 06:05:56)
标签:
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 |
分类: 家长学校 |
这不能不让人忧虑。但是,当一些人指责现在的孩子功利、怕吃苦、缺乏理想时,难道我们不更应该反思,是谁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追捧那些表面光鲜、钱多轻松的职业?又是谁磨平了他们的吃苦意识和奉献精神?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也是一面镜子,透过他们,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当下教育的得与失。
最近,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迎来寒假。这原本应该让孩子们感到兴奋,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放假之后,他们就要“上班”。有媒体报道,在重庆,一名10岁小学生刚放寒假就被家长安排学钢琴,孩子对此极为排斥,结果离家30小时不愿回家;另一个孩子因为父母给的学习压力太大,宁愿待在派出所也不愿回家。敢于如此对家长说“不”的孩子或许是少数,但孩子们学习负担沉重却是普遍的事实。据央视报道,国内首份“儿童成长状况大数据”日前发布。调查显示,北京与上海的孩子周末时间分别有41%与42%被各类培训班所占据。当孩子们从小就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又如何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将当科学家视为乐途?
调查发现,越是大城市,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越沉重,中小城市和农村孩子稍好,但不要以为农村孩子就有多快乐。在日前举行的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全国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严重和特殊。这一群体的焦虑感、抑郁感、孤独感、自责感均处于比非留守儿童更高的水平,其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品行问题也更为多发。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难辞其咎。或许他们可以为撇下孩子出门打工找出各种理由,但他们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职,难以推却。假如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知他们又该如何选择?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席,会对孩子的人格养成、价值观念乃至人生道路产生难以预料、无法补偿的缺憾。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这话看似绝对,却道出了一个朴素的教育真谛: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是成人世界的反映。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问题,可作如是观;孩子的体质问题、理想信念问题,亦可作如是观。
当我们动辄批评现在的孩子自私、功利、怕吃苦、缺乏理想信念,无论身为家长还是教师,或许更该扪心自问:是谁偷走了他们的梦想和优良品质?我们过去和今天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孩子好?真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偷走的,绝不只是孩子们的科学梦想。
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我还记得,我牙牙学语时,你不停地对着我重复,哪怕只是一个字,
我还记得,我蹒跚学步时,你总是张开双臂,对我说,来吧,不要怕,
你的耐心,让我学会了走路和说话,
现在,我人生之路刚刚起步,
才开始尝试着挣脱你的搀扶,
去探索我周围所有的一切,
我也会失败、摔倒,
妈妈,你为什么突然就变得怒目圆睁、说着刺耳的语言、对着我大叫大嚷。
我出生睁开眼看到你的时候,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
你有温柔的眼神、鼓励的表情和无私的希望,
妈妈,你对我发火,是不是告诉我,你那里已不再是我的天堂。
虽然我装得满不在乎,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我真的很害怕,
我不愿看到你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庞,
我怎样才能让你重新成为我的天使妈妈,
可努力过后,你依然会发火,
因为你需要我完美,
完美得就像那年历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挂在墙上。
我做不到,也很伤心,我一定很让你失望,
虽然你在对我发火时,我装得就像没事儿人一样。
我呆呆地看着你,强忍着眼泪,不想让你知道,
我无数次躲在被窝里,流着眼泪,怀念着我以前天使妈妈的模样!?
知道你上班辛苦,可上学未必轻松,
常常是坚持过了冗长的课时,但课间也只能留在原位上,
没完没了地做题目,去那些课外讲堂,无休止地面对那些老师们的说教和撒谎,
假期里只能在家里,享用爷爷奶奶准备的一日三餐,
除了电视和游戏,我只能望着窗外发呆,
可我不能抑制我骨节的生长,和对自立的渴望,我
也想像鸽子一样在外面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飞翔,
可我一直在笼子里,无法舒展翅膀,
而你的呵斥,更让我丧失信心,丧失勇气,丧失尝试的欲望。
妈妈,你能不能回到从前,回到你抱我在怀里时的模样。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我不能保证我不会摔倒、不会失败,
不会胆怯、不会迷茫。
妈妈,到那时,你能不能还像小时候教我学走路时一样,
对我说,大胆地走吧,不要怕,别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