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上的低水平重复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2017-01-10 05:51:56)
标签:
冯恩洪雁南飞 |
分类: 视点.争鸣 |
【核心提示】2015年年初,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与著名的教育家、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原校长魏书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及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同台论道。其间,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表示,在一所学校,失去目标的低水平重复,很容易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产生职业倦怠,唯有发展,包括学校和个人的发展,才能够拉动智慧和激情。
本文来源于《未来教育家》杂志1月刊,授权搜狐教育编辑整理发布。
唯有发展能拉动教师的智慧和激情
刘堂江:我们把征集上来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类是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自从2012年我们重新定义了“教育家办学”后,大家都明白了,教师在教育家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破解教师职业倦怠这个难题,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呢?
冯恩洪:在一所学校,低水平的重复,尤其是失去目标的低水平重复,很容易让这所学校的每一个人都产生职业倦怠,唯有发展,包括学校和个人的发展,才能够拉动智慧和激情。这10年来,我到全国各地讲学、观课,截到昨天为止,我听完了第4713节课,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教育问题要从课堂找抓手,包括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可以在这里寻求解决的方案。
举个例子来说吧,2014年3月,我带着河北邯郸第十中学的语文教师牛卫国到云南省昭通市,展示执教公开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一步,读一读;第二步,议一议;第三步,背一背;第四步,用创意的形式展示这节课的内容。说实话,当时的我很担心,山区的孩子底子怎么样?八百多人的会场,冷场了怎么办?
没想到,几分钟后,一个小男孩欠身而起,把同小组其他五名同学桌面上的圆珠笔一把捋过来,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牛皮筋,用拇指和食指撑开,把圆珠笔一支支挂在牛皮筋上,正面五支,背面五支。等到他改变了手势,用四个手指和一个拇指夹住后面一排五支圆珠笔,我们才明白这是一副“快板”。他一面打着快板的节奏,一面朗诵这首诗,让所有在场的人叫绝!接着,第二名同学站起来,邀请他们小组的三名同学,用男女生二重唱的形式展示这首七律。第三名同学借用了一首流行歌的曲调,配上这首诗词内容唱了出来……
我记得当时的会场上,前排的校长站起来往台前挤,中间的校长站到椅子上、后排的校长站到桌子上听完了这节课。课结束时,牛卫国老师激动地说:“人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老师,我还教语文。”在接下来的说课环节,昭通的小刘老师说着说着哭了:“我的学生太聪明了,这节课让我大开眼界。”
我想说的是,当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老师的人生就因三尺讲台而精彩。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埋怨讲台,而是享受讲台;他就不会埋怨教育,而是享受教育。
对办学者而言,教育理想、道德良知和实验精神比个性重要
刘堂江:第二类是办学智慧的问题。有校长问:都说校长的个性是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核心。三位前辈认为自己的个性是怎样的?与学校的特色与品牌有没有联系?如何使学校的个性和校长的个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取得优异的办学效果呢?还有一位校长直接地问,三位校长有办学的窍门吗?
冯恩洪:坦白地讲,一切成功者都是有个性的。但是我认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不是个性。最近,我正在筹划“中国好课堂”的比赛,在仔细研究了中国的课堂后,我发现可以把国内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分为两类:第一类,他展示的是一种模型;第二类,他展示的是他的个人特质。我想说,模型是可以推广的,而个人特质却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教育理想、道德良知、实验精神,要比个性更重要。
至于办学的窍门,我认为,只要你相信自己的学生、教师有潜能,认定自己的责任就是发现潜能、释放潜能,就一定能办好这所学校。相反,如果你老是在比较谁的生源更好、哪儿的投档线更高,对不起,你已经为自己找到一个托辞了,想一想,还能办好吗?
学校章程的价值不体现在编写上,体现在执行上
刘堂江:第三类是制度建设的问题。依法办学的重要性,早在20年前就已经写进了国家意志,但时至今日,很多时候还只是一句口号。请问,依法办学如何在教育家办学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我们得知,2014年末,北京十一学校教代会通过了《北京十一学校章程》,相对于很多学校的章程被束之高阁而言,十一学校的章程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冯恩洪:学校章程的价值不是体现在编写,而是体现在执行上。
去年恰逢上海建平中学建校70周年,上海市教委对建平中学的评价是:建平出现了“新三代”现象,指的是从我到程红兵校长,再到现任杨振峰校长,学校的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不随着校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现在建平中学发展的后劲儿越来越足。
早在1995年,建平中学就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香港品质保证局每学期两次来校进行质量管理监控。不找校长,直接开监察员会议,研究学校在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一一调查核实,并将存在的问题列为观察点。一旦发现某个问题连续两次被定为观察点,就直接撤销学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资格。有了压力就有动力,这么多年来,建平中学为了尊严,一直在实施过程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不断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
我们总是说“知识就是财富”,正确地说,应用了的知识才是财富,不能应用的知识仅仅只是知识。所以,无论是什么章程,重要的是实施。建平中学到现在形成的230万字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条例,正是在一点一滴、一步一步的修改中完善并彰显出她的价值的。
现在很多办学理念不贴近教育本质而是跟着政治走
刘堂江:第四类是办学理念问题。从魏书生老师的“民主 科学”,到冯恩洪校长的“合格特长”,再到李希贵校长的“为40岁做准备”,请问,三位教育家是如何提炼出自己正确且富有个性的办学思想的?
冯恩洪:大家都知道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发展个性,涵育人格。我们可以发现,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提出这一办学思想是对的,到今天仍然是对的,再过一百年也还是对的。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蔡元培的办学思想贴近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再看我们现在的很多办学思想、理念,不是从教育本质上思考的,而是跟着政治走的。有人对比了英国的儿童十大宣言和中国的小学生守则:英国提到了“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而中国的守则中全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表述。两相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守则包括了公民价值观,是社会本位的,而国外的守则制定却是学生本位。
办学七年后,我提出了“合格 特长”的办学思想,到现在,我仍然在践行,并且发现,不同时代的“合格”和“特长”应有相应的不同含义。例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合格”的要求中增加了一点,就是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基于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没有一种课堂模型,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课堂
刘堂江:第五类是关于教学改革的问题。各种信息技术现在都渗透到了课堂领域,有人说,这将是对传统课程的颠覆,也有人说,信息技术应该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那么,面对现在的孩子们,面对这些信息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所用?
冯恩洪:中国有42万所中小学,每天在上的课超过290万节。可以说,课堂是教育的细胞。中国的课堂分五类,第一类是讲授课堂,第二类是规范课堂,第三类是合作课堂,第四类是选择课堂,第五类是差异课堂。严格地来讲,没有一种课堂模型,能够完全覆盖所有的课堂。实际上,应该是该“翻转”的时候要“翻转”,该差异的时候要差异,该选择的时候要选择。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才是正确的选择。
另外,我要讲的是,信息技术进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是有要求的,一方面是教师的技术,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媒介素养,这两者的结合,才会生发出正确的、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