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菏泽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感受

(2016-12-07 10:01:02)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家校活动

题记:菏泽是地灵人杰的地方,人心思上,求真务实,高中教学会用两天时间,学习、研讨,理思路、定措施、图突破,这个时间花的值。

 

11月7日,应邀在菏泽市高中教学会上作了《深化高中教学改革漫谈》的讲座,之所以用“漫谈”二字,是因为不受条条框框约束,方便内容的展开与取舍,主要谈了认识、课程、质量、策略四个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教育的口号、理念、豪言壮语、花言巧语太多了。从表象上看仿佛是对的,但从实质上分析就不全对了。顾明远《教育领域里的悖论》,钟启泉《教育话题混乱,源自缺乏常识》都在提醒人们认识比较混乱,莫跟风。

高考“独木桥”“高分低能”死记硬背”、“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真的吗?中国很怪,请记住:批什么什么有用。

“学生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高效课堂……会用吗?用不好的新提法不如老做法。

淘汰我们的不是新技术,而是旧思维。信息化只是手段,如果手段、工具变成了负担,它一定是短命的。

“快乐教育”理念不错,但在现实面前就不全对了,在北京,24211大学,8985大学,却只有7万考生。在北京,190个高考生就有一人考上北大、清华,在山东,7377人才有一个人考上北大、清华。我们的学生要多攀登几个台阶才能赶上:先天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能动性因素……我们必须清醒:追求快乐学习不错,但鼓励刻苦更重要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最大的聪明是刻苦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是现在努力的结果。

有些人天天喊遵循规律,那么请问: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究竟是什么?不知道规律,怎么遵循规律,不遵循规律迟早要遭受惩罚。

 

课程是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海、陆、空,陆路包括高速路、柏油路、羊肠小道

教材是到达既定目标的交通工具,飞机、轮船、汽车、拖拉机、自行车

教法是教师智慧和行为的具体体现,包含着如何选择道路、交通工具,并优化组合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

课程、教材是顶层设计,老师的作用并不太重要。教法,这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改是通过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高考改革是适应课改的选择性,有远见的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走班教学。

    本轮课改一个重要失误是对教材的轻视,误读教材、把教材边缘化是导致教学改革乱象和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教材不是一般的读物,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教学的方向、依据和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教材知识、方法的范围。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要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的潜在功能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本轮课改最大的混乱就是玩“概念游戏”,说“教法”就是落后,说“学法”才是课改,其实,我们通常所讲的“教法”就是“教学法”,这是基本常识。课改以来,“概念游戏”搞得老师们不知所措,简直成了一种“语言侵略”,有人鼓吹要:从“教材”变成“学材”,从“教室”变成“学室”,从“教法”变成“学法”,从“教案”变成“学案”,……仿佛只有大喊“学”才是课改,否则就不是课改,这哪里是在搞课改,简直是在搞文字游戏。“教”不重要吗?我们下这么大力气培养优秀教师干什么?我们编写优质教材干什么?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广大教师而言,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哪个名师的方法,而是比较成熟且能够被大多数教师所掌握的方法,是符合师生实际,用最节省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能使知识尽快转化为能力的方法。

 

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任何形势任何时候,向高一级学校多输送合格人才都是正确的质量观

提高质量要打好“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战,力戒花拳绣腿。向管理要质量管理的本质是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管理就是做“标准”:把好尺度,强化规范;管理就是玩“流程”:理清思路,讲究次序;管理就是打“格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最大的课题是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让老师们感到受尊重、不屈才、不埋没、有奔头、有使不完的劲,把教师中蕴藏着无限创造力充分挖掘出来。要下大力气抓好“严、细、实、恒”常规管理,严:即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细:即常规管理细致入微;实:即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都落实在行动上;恒:即每件事情都有计划、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有始有终,持之以恒。

教师教学质量如何评价是个关键问题,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对评价的范畴进行一定限定,即限定在学生发展与教师个体劳动最密切的部分。对高中而言,教学质量是重点,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50%+30%+20%平均分体现教师教学水平,优秀率是升学之需)。

从七个方面提升教科研对质量增长的贡献率

常态课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追求简单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媒介要简单,留点时间,留点空间,留点暗示,让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复杂的课是脱离实际的课,都不是什么好课。各种评优课都应该加大对优秀常态课的研究和推广,把评价的目光转向真正具有实效性的常态教学课上来,这样的活动才会让学生真正受益,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提高质量要研究好考试与应试,应试研究是最有价值的教学研究教师会应试他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握住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他的教学效率就高学生会应试他的学习就得法、有效,就会取得好成绩。

提高质量关键在于转变质量增长方式,要做好课程结构、课堂结构、班级结构、师生结构教学结构的重建,解决谁是学习的主体?中小学到底该学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等问题,实现教学“主体、目标、方式、成效”的结构调整与重建,是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结果必然是人尽其才,个性鲜明,杰出人才辈出的局面。

 

政策和策略关系着一个单位能否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行动步调。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对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进行的合理筛选。

“继承为主”的文化传承策略“分层推进”的学校管理策略,“强化研究”的工作提升策略“现场推动”的行动策略,“文科理科化”课程统筹策略,“695”尖子生培养策略“一科一题”的教研工作策略提升课堂”的质量效益双高策略“发展教师”的强基固本策略等等。

方向>状态>方法>落实>监督。

方向>努力。学校要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方向放在首位,不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标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就是向科学的标准要效益。

状态>方法>落实。状态是前提,方法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抓精神状态调整、抓科学方法的研制是更高层次的抓落实。

   学管理的智慧在于:化政策为策略、化目标为措施、化任务为行动、化落实为实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