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其突出表现是: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民自己支撑。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
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
一、教育经费
在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占绝大多数。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
三、教师素质
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四、教师年龄结构
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五、人口学历
低学历人口的比例农村远远高于城市,高学历人口的比例则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表1
2001 年全国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生均支出情况 单位:
(元)
|
普通小学
|
普通初中
|
城镇
|
农村
|
农村低于城镇的%
|
城镇
|
农村
|
农村低于城镇的%
|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
1483. 98
|
797. 60
|
46. 25
|
1955. 03
|
1013. 65
|
48. 16
|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
953. 11
|
558. 36
|
41. 41
|
1120. 00
|
666. 70
|
40. 47
|
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
|
1399. 98
|
768. 43
|
45. 11
|
1791. 54
|
968. 11
|
45. 96
|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
支出
|
922. 81
|
550. 96
|
40. 29
|
1078. 30
|
656. 18
|
39. 14
|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
|
389. 09
|
159. 75
|
58. 94
|
624. 44
|
268. 16
|
57. 05
|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
|
95. 39
|
28. 12
|
70. 52
|
145. 86
|
44. 95
|
69. 18
|
资料来源: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588 -
593页有关表格整理
表2
2001 年城乡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单位: (
%)
|
全国平均
|
城镇
|
农村
|
农村与城镇差距/ 百分点
|
小学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
96. 81
|
98. 26
|
96. 04
|
2. 22
|
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
27. 40
|
40. 94
|
20. 25
|
20. 69
|
初中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
88. 81
|
92. 32
|
84. 74
|
7. 58
|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
16. 95
|
23. 51
|
9. 35
|
14. 16
|
数据来源: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2)
表3
2001 年普通中小学代课教师城乡分布情况 单位:
(人)
|
城市学校专任教师
|
其中代
课教师
|
代课教师
所占百分比
|
农村专
任教师
|
其中代
课教师
|
代课教师
所占百分比
|
中学
|
952108
|
23528
|
2. 47 %
|
1647538
|
65005
|
3. 95 %
|
小学
|
874957
|
25705
|
2. 94 %
|
3793477
|
515394
|
13. 59 %
|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第103页、第99页有关表格整理。
春秋人文报
黄嘉
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