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早餐吃不好可不是个小问题
(2016-10-12 08:15:20)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有中学教师对自己所在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早餐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由于要求进班时间较早,自己又想多睡一会儿,导致早餐吃得匆忙或者不吃早餐。近六成学生利用课间吃早餐,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吃早餐重要,而坚持做早餐的父母寥寥无几,学生普遍是在学校餐厅或上学路上购买早餐。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生不吃早餐、吃不好早餐、应付早餐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常常看到校园里奔走着这样的身影中,手里拿着点心、干粮匆匆往嘴里塞。课间操期间,学生一窝蜂式的抢着到校外摊点购买快餐,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下。
上海一项食品安全知识调查显示,在4000多名受访学生中,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传播途径、食物中毒症状等知识的知晓率为50%;少年儿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0%;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调查得分低于60分。父母对饮食健康有观念上的认识,但缺乏具体知识,认识不够科学,应用更加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食育越来越被重视。1992年,日本体育大学名誉教授、儿童身心联络会会长正木健雄,在《吃出来的现代儿童病》一书中提出,科学育儿除德育、智育、体育外,还应进行食育。他认为,食育具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超常作用。近年来,食育在日本已成为全民运动,有声有色地开展。日本小学生每个家长都有文部科学省颁发的家庭教育手册,从2003年开始,该手册增加了“饮食紊乱,身心受影响”、“一日始于早饭”、“一起吃饭很重要”等内容。
韩国的餐桌犹如课桌,从儿童会说话起灌输饮食知识。
我国不仅食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且中小学生吃不好早餐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其危害:一是大脑将处于饥饿状态,学生会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会有小动作出现,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二是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肠胃功能失调、肥胖等健康问题,这对于身体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来说危害是极大的,有的可能对一生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都有较大影响。
中小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早餐问题,认真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生活知识,让同学们多了解营养健康学的知识,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担负起沉重的学业。学校还应加强食堂建设,力求早餐食物品种丰富多样,健康营养,物美价廉。
家长应该增强对健康饮食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为人父母的责任,给孩子从小提供及时健康均衡的饮食,为他们打下一生健康的基础。特别要克服种种困难,保证让孩子吃好早餐,为孩子上午的学习提供足够的热量,一般来讲,男孩约需500千卡热能,女孩则需要400千卡热能。各类食物要合理搭配,营养早餐主要包括优质蛋白、谷类食物、水果蔬菜、豆浆脱脂牛奶四类。条件许可的家庭,一杯牛奶或一个鸡蛋,一两片面包,一个苹果或者香蕉,面包有时也可以用饼干、包子或馒头等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