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教13条

(2016-10-11 06:47:38)
标签:

刘夫斯基

分类: 家校共育
一,让孩子做事不磨蹭:1不要用成人的效率要求孩子,多一些耐心;2磨蹭往往始于抗拒,搞清孩子抗拒什么,去解决“因”;3孩子做事少指手画脚,保证他能专注于事;4孩子做事慢时,不要急着去帮他,以免形成依赖性;5不要苛求完美,压力过大会让孩子产生抗拒;6多给孩子指导和提示,而不是催促。
二.  教育的五面魔镜: 1、放大镜: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来看。哪怕孩子有一点点好的表现,我们也要立刻称赞,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2、缩小镜:把孩子的缺点缩小来看。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宽容,以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余再陪同孩子一起找到改进的方法。 3、放慢镜:把孩子的成长放慢来看。人的一生重在体验整个过程,让心留下恒久的记忆!而不必过分在意结果如何!不要迫切让孩子成为什么,而要放慢脚步、顺其自然。 4、望远镜:把孩子的前途放远来看,放下一切焦虑和功利心态,用真心陪伴孩子,直到永远! 5、平面镜: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
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用理性的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正确“导航”是父母的第一要责。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四、一个孩子缺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得到得。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将来有可能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或者在比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到紧张,甚至出现社交恐惧。

四、一个孩子缺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得到得。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将来有可能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或者在比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到紧张,甚至出现社交恐惧。

五、家庭教育首先家庭序位不能错: 1新生家庭优先于原生家庭; 2夫妻关系优于先亲子关系; 3对父母好要优先于对孩子好。因为,只有家庭序位正确了,才能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给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亲人。孝敬父母、温馨和谐、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好老师,好表率,好榜样,孩子才会快乐人生。

六、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场马拉松。有的路段可能跑得好点,跑得顺利些;有的路段可能跑得差点。不管跑得好还是差,跑得顺利还是蹉跎,都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有韧劲,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用心培伴孩子成长,这一切是很幸福的事。

七、作为父母可以欣赏孩子聪明,但要欣赏孩子为做成一件事而付出的努力;父母可以在意事情的结果,但要关注和支持自己的孩子为实现某个目标而经历的过程;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身聪明的天资,但要协助孩子培养孩子的踏实作用,养成各种生命的素质。这些素质会让他们活的更有价值,更能充分体验到幸福。

八、无论多累多不愉快,都要揉揉脸,弄出一个温暖的笑脸。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为了孩子,为家人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

九、放下手机,抬头做人,请回家无条件地接受他,好坏照单全收每天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努力给孩子一个父母双全的幸福的家;给孩子安定的有规律的生活;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每天和孩子聊天,多高质量地陪伴、走近他,了解他,面对现实,降低期望,合理设定目标,多赏识;表扬要具体,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回家请放下手机,和孩子享受一个实实在在的时光。

十、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支撑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切记:不要轻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因为重建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比破坏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难上100倍。

十一、家庭教育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苦涩的种子就收获苦涩的果实;播下甜蜜的种子,就收获甜蜜的果实。生命就像山谷回声,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

十二、家长和孩子就像两棵彼此分离又互相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里自由伸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远离大树的小树却要独自地抵挡风沙,虽然坚强无比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

十三、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教会孩子独立生活,家长的爱容易变为害的就是焦虑。特别是轻易的传递给孩子是最大的害,这一点我做的不好。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是心智的成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