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把预习等同于自学
(2016-08-26 15:32:43)
标签:
植竣妈妈 |
分类: 学习方法 |
假期结束,孩子们都开学了。虽然对很多家长孩子来说,这次的寒假的主要节目是过春节,但也有不少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下,利用假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预习和复习,期待能通过暗变实现弯道超车。
竣妈希望特别提醒一下这些朋友,找机会和孩子讨论交流一下,提醒他们,别把预习等同于自学。
预习只是简单把下学期的内容简单过一遍,大概了解知识范围,熟悉相关知识点,更进一步的预习还能发现并标出有疑问的地方,自己查询收集相关资料。预习的目的,是为了在老师上新课的时候,参与度更高,和老师的合作互动性更强,更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有助于把握重点,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而自学,是以通过自我学习钻研,真正掌握好相关知识点为目的的。
有的孩子,他们因为预习过一遍,开始自以为是,上课的时候放松自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听课,说小话,各种走神,对老师的讲解不以为然,把粗浅的预习和已经全面掌握知识点的自学划上等号,高估了自己,最终是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预习和自学是有区别的。如果说预习只是先和新朋友见个面,预热,培养一下感情,大概有个了解和认识,那么自学就是以培养独立学习求知的能力,以真正掌握和征服知识山峰为目的的攀登过程。预习可以有章法步骤,但对结果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自学则不同,需要对结果进行一定的检验,不达标就得找出断点继续攻克。预习可以搭着直升飞机窥全貌,自学却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自己爬到山上去,扎扎实实走。
曾经有一个初三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初中毕业被家长送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高中,为了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占领先机,甚至希望高中阶段能实现逆袭,家长没有急着送孩子出去玩,而是买好书订好计划让孩子在家自学,预习高中知识,学了一个暑假后,充满期待地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可这孩子上课一听,觉得老师讲的很多内容都是自己已经“学”过的,貌似都差不多,就那么回事。于是沾沾自喜,放松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老师的课,作业也将就着对付,结果可想而知,一学期下来,不但没占着先机,反而沦落为倒数。这就是孩子没有认识到预和自学的差别,家长也仅仅满足于孩子粗浅的预习,和孩子沟通不足,在没有任何检验验证学习效果的情况下,就盲目相信孩子,没有给予必要及时的警醒,结果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训。
同样是预习,有越预习越优秀的,也有越预习越浮躁自满的。怎么区别孩子的程度是仅在预习层面还是完成了自学?其实也不难,不妨以果为因,拿两份和教材配套的题目不同的单元检查卷,掐着时间按照考试规矩给孩子做一做,按照标准答案步骤来批改,95分以上了,那是自学,90分以下的,老老实实弄基础,上课听老师解惑去。那么95分以上的孩子是不是上课不用听课了?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对这类学习能力极强的孩子,不妨引导他们学会选择性听课,部分时间自己做本学科其深层次的积累。这个本文按下不表。(分数段,不同年龄的孩子不同要求,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