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高新区新招聘教师上第一课

(2016-08-24 20:49:15)
标签:

教师培训

高新区

分类: 家校活动

823上午,在市委党校为高新区新招聘的49名教师上了第一课,这堂课设计了三项内容:家校共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

一、设计“家校共育”意在让教师需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2015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政策框架中,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意见》要求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好家庭教育。省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新十条》将家庭教育列为其中之一,使家庭教育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新任教育部部长的第一把火烧的也是家庭教育,明确列出了8项任务:1.成立家庭教育统一管理部门;2.设立家庭教育学科;3.制定家庭教育法律法规政策;4.完善家、校、社合作协同机制;5.指明家庭教育的定位和目标;6.编制不同阶段的家教规范或指南;7.明确家长在不同阶段培训内容;8.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大环境。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学校要想承担起具体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教师需要认真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教师认为,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比起其他行业并没有优势,反而容易出现“灯下黑”。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话:“对别人的孩子,我总是教得很好;对自己的孩子,我却束手无策。”教师由于一些职业思维定势,在家里容易混淆角色,过分关注学习看重成绩,家庭教育处于一种半缺失状态,影响了教育效果。

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主要是家长会,然而,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考试成绩,对好的方面轻描淡写,对不良苗头大说特说,特别是揭“后进生”的短,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家长受到批评甚至训斥后,会把羞恼和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受到伤害后,又会把怨恨投向告状的老师,师生关系又会受到影响。学生会渐渐的反感、害怕、仇恨家长会,乃至妨碍和阻挠老师和家长之间任何的交流与沟通。据北京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

综合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修养还是比较欠缺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且不完全正确,家庭教育目标偏颇且单一,家庭教育知识陈旧且不够系统,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呆板、缺乏变通,因此,教师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必须认真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二、设计“教学改革”意在让老师们了解一些宏观改革的思路与要求。

了解各学段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幼儿养性。修养身心,涵养天性、秉性、人格;童蒙养正。正本慎始,光明正大,进行正面、正确的教育;少年养志。理想抱负、豪情壮志、情感、态度、价值观;青年养德。积善培德、独立思考、培养责任和担当。

把握好重要的教学关系:习>学:三分学,七分习;问>答:教学是“学问”而不是“学答”;预设>生成: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欲>>鱼:兴趣>方法>知识;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讲授:能自主学习的就不讨论,能小组讨论的就不要讲;备课>上课>作业>考试:上一个环节均是下一个环节的基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最大效益、大方向、最高追求。

理清课程教材教法的关系:课程是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陆海空、高速路、柏油路、羊肠小道;教材是到达既定目标的交通工具,飞机、轮船、汽车、拖拉机、自行车;教法是如何选择不同交通工具,并如何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教法是教师智慧和行为,这是主观能动性之所在。

告诉他们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使得我们在教学之中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

课堂是教师的用武之地。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课堂是思想交流的大平台;课堂是情感共鸣的电磁场;课堂是能力锻炼的实习间。课堂是知识的沃土,智慧的乐园,成长的摇篮;课堂是心灵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人生的殿堂。课堂是文明传承的大宝藏,也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目标要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足已;教学内容要简约,把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讲透足已;教学环节要简化,启发学生思考一两个有价值问题足已;教学方法要简便,真正能为学生所用足已;教学媒介要简单,把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让学生观察到足已。好课,应该是一个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突出特点、大气磅礴的课;好课,应该是留点时间,留点空间,留点暗示,让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的课;好课,应该是用文本的“核心知识”培养出一点“核心能力”的课。

最美课堂什么样?有人说最美课堂是孔子的杏坛。自由的授课地点,自由的课堂气氛,自由的师生问答,自由的授课内容,自由的评价方式,让人顺应天性的发展。有人说最美的课堂是柏拉图的麦田。这是一个迷人的课堂,麦田是它的教室,一株株麦穗是它的课本,风吹麦浪成了它最美的课件……,这就是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一课。这节课告诉人们,真正有效的“教”,不在于讲多讲少,而在于时机。有人说最美的课堂是陶行知的修表,魏书生的班会,也有人说美的课堂是任小艾的早恋……最美的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大家认为完美的课堂,就是表达层面的完美——讲得好、语言清晰、思维流畅、重点突出、环节把握得当、时间掌控合理。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课堂上:是否真正关注并尊重了每个孩子的差异、是否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帮助、是否调动了每个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和发展,这些完美的课还有很多遗憾和不足。

最美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相倾听的课堂。倾听的不仅是文字、声音,还是彼此的心灵、情感和情绪。应该是最朴素、最宁静、最安全的课堂。它顺势而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青年养德;它不喧闹,也不热闹,但是师生彼此有心灵的感应,交往互动,思维的碰撞;它有爱、有规,有民主、尊重,有理解、包容。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课堂教学就是经历美好的生活,就是学习生存、学习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就是让学生盼着上你的课。应该是给学生留下永久记忆的课堂。它或许是冷场,或许是缺憾,或许是失败,……但一定是老师有想法、孩子有思考的课堂。

三、设计“专业发展”意在让年青教师朝着优秀的目标迈进。

专业发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优秀的内涵:课上得好,人育得好,文章写得好,报告作得好。教书育人是优秀的第一个层次;能把做法、体会、前瞻性思考写出来是优秀的第二个层次;能以现身说法培训同行是优秀的第三个层次。

每一位老师都是一座高山,真正的优秀不是评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要有理想、有追求、不动摇,促进教师人生价值增值;上好课、育好人,躬身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肥田沃土;建模、历法,形成个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问题导向,研究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写出来、讲出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成为名师、名家,做最好的自己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落实“一师一格”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要从评优选优转向培养特色教师的路子上来。帮助每位教师找到最突出的特点,发扬光大,慢慢成为个性特色。

教师要乐教·会教·善教,乐教是一种情怀,乐教是教师的专业情操;会教是一项技能,教书需要匠心独运;善教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做研究。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性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读书写作是一种融合性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要把握住四个“关注”:“关注课堂”:重点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从“不会上”,到“会上”,再到“上精彩”;“关注教材”:重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从“面面俱到”,到“线条清晰”,再到“课有所得”;“关注学生”:重点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从“教知识”,到“教方法”,再到“教人”的过程;“关注研究”:重点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从“不会写”到“会写”,再到“不写不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到“学科教学”,再到“学科教育”成长历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