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进教育信息技术要谨防三大误区

(2016-07-22 15:49:10)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阚侃教育

近年来,在教育督导过程中,教育信息技术装备成了每所学校的重点和亮点项目,在深刻感受着信息技术装备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发现了推进教育信息技术存在的三大误区。

一是配就配最先进的。有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信息技术配备一流,管理二流,使用三流,设备闲置情况非常严重。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中小规模学校没有条件配备专职计算机教师,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设备配备了,基本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有的校长说,这些设备花这么多钱用不起来,看着真让人心疼。“配就配最先进的”这种思维是不正确的,这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还会过多地增加师生的认知负荷,因为技术及其产品更新速度很快,一项新技术刚刚出来的时候,往往是性能最不稳定、存在明显缺陷、技术壁垒最高和价格最昂贵的时候,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引进合适的设备与技术。

二是技术不成熟就推广。PPT之所以是教育与技术融合最好的一项技术,是因为这项技术成熟度高,教师很容易学会和应用。然而“课内整合模式”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是技术成熟度低,加上我们对学校教育本质认识不清,被一些“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公开课引偏了方向,课堂上师生明明面对面,却偏偏要通过计算机中介来进行交流和互动。表面上看学生人手一部iPad在进行个性化学习,实际上只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书包”里事先制作的资源,学习的内容也紧紧围绕教材和考试大纲,按照老师的要求步调一致地看着同样的内容,用标准化的答案回答问题,这是典型的模式“表演课”和技术“作秀课”。这种与互联网毫无关系强行引入的电子书包,常常把一堂很好的传统课堂改得面目全非。实施课内整合,就要使视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成为一种技术壁垒很低、性价比很高、能被大众普遍接受和掌握的日常技术,在网上搭建与面对面教学效果非常接近的虚拟课堂和移动学堂,弥补目前网络教育缺少面对面实时互动、生成性较少的缺陷。

三是用技术改造课堂。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却把目光聚焦在网络教育上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希望通过引进技术替代教师的讲授,而西方学者把课堂搬到网上,将优秀教师的讲授拍成视频公开课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多年来美国乃至西方教育界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探索。如果我们继续把重心放在课堂上,而不是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这就与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南辕北辙了。网络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方向,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不在学校课堂,而在网络教育。未来的教学活动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