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宗德:来把课文背一背

(2016-07-19 08:54:17)
标签:

早报网

分类: 阅读与写作

我读书的年代,百废待兴,学校设施因陋就简。课室里只有黑板与粉笔,华文老师一拿起课本,就进行教学了。

倘若教的是古文,老师通常先介绍作者生平,谈谈写作背景与主题思想,然后逐字逐句语译,并说明某些文言虚字的用法。之后,老师会慎重交代,课文必须背诵,以巩固学习。至于是否背诵全文,则视篇幅而定。某些名家的白话文,教学步骤虽然略有差异,学习过程依然少不了背诵。

于是,学习态度认真者,脑海中都铭记了不少诗文,终身受用。诗文中的隽语箴言,既可作为座右铭,自励自律,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引用,使得表情达意贴切优雅。由于背诵的时间是在人生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即使日后忘却若干,只要稍加复习,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时代进步,国家富裕了,学校的设施齐全又先进。基本教具改善了,白板取代了黑板,标记笔取代了粉笔。曾几何时,形形色色的多媒体器材,纷纷派上了用场。

尤有进者,教学法屡屡革新。课室由静态变成了动态,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调。从前,课室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学生才是主角。此外,课本没几年就更换一套,但背诵课文的传统做法,却是逐渐式微,甚至“销声匿迹”。

近年来,当局一再强调“乐学”的方针,其实,只要选材得当,背诵课文并非苦差事。一位在小学教书的朋友告诉我,她在指导孩子掌握汉语拼音调号的标法时,会朗诵口诀《声调操》:一声往前滑/二声往上爬/三声下去再上来/四声往下冲。孩子跟着朗诵几遍,很快就记住了。

孩子都喜欢儿歌,儿歌也适合背诵。在小一课本里,有好多精彩的儿歌。就如这首健康歌:睡得早/起得早/蔬菜水果不能少/多喝水/常运动/每天开心笑一笑/这样才能身体好!儿歌内容生活化,文字浅白有意义,可媲美我们当年乐于背诵的经典儿歌《排排坐》。

从小二开始,高级华文课本就介绍唐诗,包括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五言绝句意境优美。尽管思想内涵小学生不易领会,但读读也有益处,若能背一背,熟记于心,他日再细细咀嚼,可调剂身心,增添生活情趣。

同样的,在中学课本里,也有适合背诵的课文,如嫌篇幅长,可选择背一两段。据我所知,为了帮助学生应付会考,作文取得高分,好些学校要学生背作文开头、结尾的句式,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物特征的文字等等,以便套用。背背课文应该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效果或许更好。

不久前,在《早报星期天·想法》阅读了陈能端的《死记硬背的美好》,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后悔在修读语文特选课程期间,没多在背诵古文方面下功夫。她也举例说明,有作家与学者极力主张背诵文学作品。如今,她每晚哄儿子睡觉前,必会给他念唐诗或唱儿歌。最近一次,一岁半的儿子听完了她所念的唐诗《相思》后,竟然也能背一遍,令她又惊喜又宽慰。她还希望儿子长大后,会发现背诗大有用处。

传统与创新,看似完全对立,实则可以并存,相辅相成。我们欢迎多媒体教具与各种创新教学法,使华文教学更为生动有趣。但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古老方法,也应考虑保留,甚至推广。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背诵课文,就是一个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