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父亲:缺席与沉默

(2016-06-26 05:53:51)
标签:

曹娜

分类: 人生.健康

       父亲17岁时念完高中出来,在北方一个煤老板聚集的省会做海鲜生意,给好馆子供货,赚钱很多。
       父母生我很早,21岁便有了我。记忆里家长会上他们比别的大人年轻许多,尤其是父亲,浓眉大眼的英俊。

       儿时总是听到母亲责备父亲花钱大手大脚,存不住钱。大概是年轻气盛,他从不屑于攒钱和省钱。
       父亲爱穿。衣柜里动辄上千的短袖让我
印象深刻,我长大后成了朋友们口中衣品不错的人;
       爱看武侠小说。我也变成了一个无书不欢的人,买书一发不可收拾;
        爱听音乐,身上有刺青。我在大学爱上摇滚时,猛然想起这定和他总放震耳的音乐有些关系。

        后来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争吵,大多是关于钱。那时父亲的生意开始变坏,又生性善良,不忍催账。
        我六年级一年都没有穿过什么漂亮衣服,小学毕业旅行只带了最少的钱,被同学嘲笑。
       初三,奶奶去世,父亲从老家奔丧回来,没开口要一分财产,都给了两位叔叔。母亲大骂,父亲沉默。
        我在餐厅写作业,感觉到父亲从身后走进厨房,然后听到极力掩住的呜咽,我心里难过,不知怎么安慰,只好强装若无其事。
       长大总是想起这一幕,挥之不去的无力感。

      考上不错的高中,父亲听闻惊喜,轻叹,考不上又是一笔钱啊。我耳尖,窃喜自己竟能帮他分担一些。
       著名的富二代高中,我无力攀比,全家人搬到学区的房租和市中心高昂的开销让父亲勉力维继,那是我们最拮据的三年。
       我多希望父亲的生意能有起色,我羡慕同学们那些耐克阿迪,以及刚刚兴起的iPod和iPhone。

       考上大学,父亲曾经的朋友在豪华的酒店给我办了谢师宴,亦有老师侧目。我却无感,不知未来是怎样。
       独自在新的城市上学,家里给非常有限的零用钱,父亲总是偷偷打钱给我,安慰我说生意有所好转。
       不知是继承了父亲沉默寡言的冷淡性格,还是少年时代经历了并不愉快的家道中落,亦或是初中时“父亲哭”的一幕太过沉重,我和父亲的交流愈发可怜,很久没叫过一声爸。
        只是假期回家才和他低头说上两句,眼神交流甚少。
        直到去年春节回家,无意瞥见父亲头顶的头发开始稀疏,表情沉默,神色孤僻,便把头转过去,不敢再看第二眼。
       鼻子一酸:他以前不是很帅的吗。

        1. 你得到的 他失去的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当你觉得容易的时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易。
        父亲便是这样的人。
        小学课本有一篇《背影》,那时完全不懂这文章,只觉读来灰蒙蒙的无聊。
       直到我余光看到曾经英俊的父亲呈现出老态,我不敢仔细看,怕把模糊的身影看清。那时我突然想起朱自清描绘父亲笨拙的背影,原来记忆会帮你自动联结。
       从小没学会如何与父辈交谈,接母亲来京游玩,打听一些父亲的消息,得知他积劳成疾,腰越来越差,高端饭馆接连倒闭,生意并不好做。
       我花费着他的积蓄,没有因钱而放弃一些坚持,却不知他到底有多辛苦。
       我妈说,高中我参加保送考试时,父亲紧张到夜不能寐,整宿抽烟,只恨自己的手没那么长,伸不到大学去。
        我时常有一点恨,得到的,失去的,这些年。
         我们专注于自己的寂寞和确幸,完全忽视苦苦奋斗的亲人。我曾经非常依赖男友,他却说,关键时刻最靠得住的只有父母。
       我以为他在推脱。
       后来我看到这段视频,父亲的女儿成为别人的妻子和妈妈,丈夫心安理得看着电视喝咖啡,只有他会看到女儿的忙碌,
心疼不已:

         2. 中国式父亲身教大于言传
      《爸爸去哪儿》曾掀起关于“父亲”在家庭中角色讨论的热潮,第一季郭涛和第三季胡军几乎完美呈现了典型的中国式严父形象。
        胡军终日在外,赚钱养家,面对儿子康康铁面无私,把爱深藏。
        有人说康康很man,霸道总裁风。我却觉得康康因为缺爱而可怜,过早披上男人的外衣。他的冷酷只是抵御外界的铠甲,装坚强并不代表不难过。
        有一集,胡军被化妆成老头,第一次向康康表露出爱的心迹时,父子关系才得以缓和,康康说:“其实我挺爱你的,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个和从不示爱的父亲呆在一起的儿子,也同样不懂该如何对父亲表达爱。

        胡军在《金星秀》说,儿时的记忆里,他的父亲也是这样。以前挺恨父亲的,长大有了孩子,才明白父亲那份厚重的感情。

       马东也曾谈起父亲马季去澳洲演出:“我当时印象特别深,那是他艺术最成熟的时期。我站在台底下听他说相声,我就觉得,我是他儿子么?我怎么会有那种陌生感。他的表演状态,那种成熟,分寸,老辣,看得我恍如隔世,这人是我爹么”?

       马东坦言,父亲对他身教过于言传。他能在父亲身上看到专注的力量。马季二十多岁成名,但即便如此,也不曾为浮名所累,始终保有初心。
       父亲走的那个瞬间,马东颇有感触,人一撒手,一呼一吸之间,所有东西都跟你没什么关系了。
       谈论生死总是沉重,但足以为我们诠释“父亲”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即便如马东这般世事洞察的人物。

        3. 父亲所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身为人父,扮演着孩子一生中第一个也最重要的男性角色,他教会男孩如何对抗权威,也教会女孩如何与男性自处,在孩子的心灵播下一颗种子。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储爱槽”,父母用爱将孩子的槽填满,孩子才能拥有力量去抵御未知与不安。
       原生家庭的爱帮助孩子支撑起对外界的信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感。
       我也曾埋怨父亲,几乎从不对我表达爱,甚至一度将我的缺爱和没有安全感归咎于此。
       后来我明白,父亲的爱总归钝了那么一些,相比于我想要的表达,他带给我的文化和音乐启蒙,正直与善良,勇敢与担当,或许更加珍贵。

       4. 有平凡的父亲 没有平凡的爱
       最后,附上知乎网友@楼西皮关于“打车途中难忘经历”的回答,一位司机聊起他有四个孩子,有三个都是女儿。
       他说:“我拉过好几个小姑娘去医院堕胎,有一个看起来也就20岁,一个人去医院堕胎,和我说已经是第三次了。你说这什么脑子?”
        “就在上周,大晚上我载了两个人,女孩子最多十五六岁,在车上就亲啊摸啊,我当时真想停车让他们滚下去。我看到那个女孩子就想到我女儿,看到那些堕胎的姑娘就不由自主地想我女儿以后会不会也这样。”
        司机师傅越说越激动:“要是我女儿也被人骗最后要去流产,身体吃得苦啊,我真是活也活不下去。”
        我以前觉得男欢女爱再正常不过,大学情侣开房也没必要避讳。
        但我也知道,这些事我永远不会和我爸妈讲。在他们心里,我永远是个孩子,容易被男生骗,谈恋爱要吃亏的。

        这个可能没什么文化的司机让我知道:对一个父亲来说,百分比并不重要。一旦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污秽的事,就会永远担心自己最爱的孩子因此受到伤害。
        司机最让我震惊和感动的话是这句:
     “我是个粗人,也很传统很保守的,以前我觉得离婚真的不行,再大的事也要维持家庭。不过现在,如果我女儿以后嫁的不好,老公欺负她了,那果断离婚啊!大不了一辈子和爸爸一起住就行了!有孩子也得离婚。”
       你看,连那些几十年来固执在脑海中的教条都可以因爱而改变。
       这就是父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