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眼中父母的教育方式?

(2016-06-14 08:20:51)
标签:

radcircle

分类: 家校共育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除了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有限问题和社会安定问题,最为大人们关注的可能就是自己孩子的问题。

       不听话,太顽皮,太好动,爱闯祸……等等一系列家长眼里孩子身上的大大小小的毛病,让家长们感到十分头疼。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这么调皮呢?唉,这孩子真让人头疼。

       父母对孩子的爱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孩子眼中,这些关爱又是什么样的呢?所谓年龄就是代沟,孩子真的会对父母敞开心扉吗?恐怕这是十分少见的吧。

       大部分孩子反应的问题都八九不离十是以下几点。


      一丶管的太严。

    “唉,玩不了一会又得回家写作业了。”

    “我妈妈让我回家看书了……”

    “好想看电视,可是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已经足够让他们喘不过气,在家却还要面对父母施加的压力。可能会有家长说,我管的也不是很严,也就是催促他写作业而已。

      或是布置一些别的作业,又或是对玩的时间的控制。但这些在孩子眼里却都是一些束缚。

     “作业写完了吗?那你还玩?”这是家长经常说的话,通常听到这些话,孩子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写作业。

       这是为他们好,以免他们到时间不能完成任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用另一种语气说,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你想玩一会儿吗?那你要答应我,玩一会儿之后就去写作业哦。”

        委婉一点的商量语气,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呵斥一般的语气让他们感觉是家长居高临下的命令。

       让他们努力学习是为了他们好,否则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竞争?如何找到好的工作?

这些是不错,都是道理,但是有多少孩子会坦白自己的想法?他们多半都是想考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大学,那样就不会再受到家长的束缚了。

      就算他们真的在社会上过得很好,但你们几年都见不到一次,他们都不想回来,甚至不  想看见你,一见面就想起以前的束缚,那样就是各位想要的吗?

       虽然只是孩子,但是我们需要尊严,需要尊重,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而不是成天像个学习机器一样的被对待。我们也希望有自由,有活动的空间,而不是随时随地都活在父母的掌控里。


       二、“别人家的孩子”

       这也是当初在网络上流行的词语了,因为有部分父母尤其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上。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考第一?”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你呢?”

       家长或许会说,这种比较是为了刺激孩子发愤图强,看清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有动力。

       我只能说,刺激他们确实是做到了,看清差距也确实是做到了,但真正被刺激的发愤图强的孩子却寥寥无几。他们大多都只会感到“来自父母的深深恶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尊心和信心受到了打击而已。

       然后变得自卑,一蹶不振。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说:“那你为什么不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要我干什么?!”

       对于这句话,父母可能都会感到愤怒,又开始对自己家的孩子指指点点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听话……

       我只能说,他们说的确实没错。如果你们真的觉得别人家的好,那当初为什么要生下他?你们生他下来不是为了让他觉得自己多么不堪,而是该给他鼓励,给他动力,让他找到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而智商是有遗传关系的,说的难听一点,傻子和傻子,生出天才的概率很小,这么一说就该明白了吧。你不能要求他是一个天才而不给予他天才应具备的东西。

       或许你会说,那是他不够努力。那努力又能造就什么?你们满足于现在生活的现状吗?不满足。那你们又有什么办法?如果你们同别人抱怨说生活好艰难,而别人的回答 是:你们不够努力!

       敢问各位会作何感想?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努力除了你自己。

       那请你们也设身处地地为自己的孩子想一想。


        三、只会说漂亮话

       答应过孩子的事情,一拖再拖,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路绝不动摇。

父母就是孩子的成长模范,如果父母连最基本的说到做到都做不到,那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就像是一个大骂别人插队的人,一边骂一边插进了前面的队伍里一样可笑。

       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能信任,那他还能信任谁?


       四、父母就是对的

     “小孩子懂什么?”

     “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

       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家长可能多少都会有一些这样的思想,认为孩子很幼稚,想法很天真。

       这是对的,但他们也需要尊重,你们不能因为他还小就忽略他的想法和感受,因为那决定他未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社会。

        我见过一个家长,因为自己认为不冷就不让孩子烤火。

      “都五月份了烤什么火!浪费电!”

       为此,孩子和她吵了一架,她便又开始冷战。

       我问了一下孩子和她母亲的关系,孩子是这么答的:“她爱我,我知道,但是她总是希望我和她想的一样。”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也正是因为他们还小,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用大人的眼光看世界,他们做不到太成熟,而早熟对于孩子,不但不是一种保护,反而是一种伤害。

       还有一种父母就是觉得,孩子就该听父母的,顶撞父母就是不孝。

       中华孝道在我们心中已经深深扎根,但也许孩子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呢?你不能因为他是孩子而觉得他们的想法都不对,而不客观去看待他们反应的问题。

        “小孩怎么能说大人呢!真不尊重长辈!”

       只要是不对的,就该纠正!这个道理各位家长明明理解的更透彻,为什么不能理智的反省一下自己呢?

       这些都是常见的家长的误区,我在此也仅是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毕竟……

    “我的孩子我知道怎么管用不着你插嘴!”

    “我们家的事外人少管!”

    “我还用不着一个小孩来教我怎么教育他们!”之类的话我也听了不少了,不过更多的是我同学在我耳边的抱怨声,以及他们想考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大学的心声。

       只能说,我庆幸有一个尊重我的母亲,让我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帮孩子说话,而不是等着别人说出自己的心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