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为哪般?
(2016-06-12 10:52:51)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近日,亲戚带着4岁的孩子来我家,见面就讲,非常担心孩子的作业问题,老师将每天学的生字让孩子写一页,还要做十几道数学作业,周末,至少要做3至5页作业,如果第二天交不上作业还会受到批评、补写等一些小小的“惩罚”。 4岁的孩子就开始做家庭作业,上幼儿园半年多时间,小手指都写变了形。
周一上班后,我立即打电话询问了幼儿园布置作业的情况,了解发现,城区好于农村,公办园好于民办园,但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布置书面作业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我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下幼儿园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情况,其中,三峡商报记者张蕾,在宜昌教育局全市幼儿园开展“百日集中规范整顿行动”中发现,“九成幼儿园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总体来看,幼儿园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因此,幼儿园该不该布置书面作业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而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幼儿园必须充分认识布置家庭书面作业的危害,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首先,幼儿园给孩子留书面作业,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使许多孩子还没上学就开始讨厌学习。孩子们一上幼儿园就掉入作业的漩涡中,因作业而失去玩耍的时间,不断地遭到家长和老师的训斥,伤害了孩子对学习的情感。
美国一位教育家选择两所水平相当的学校做了一个试验。一所学校按常规进行教学,即孩子们在学校只是上课和写作业,类似我国现在的学校状态;另一所学校的孩子们学习半天,活动半天。活动内容就是做手工,有木工、缝纫、烹调、养植等,没有书面作业。结果,几年后,两所学校的成绩不相上下,但后一所学校的孩子们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前一所学校。由此可见,作业并没有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显著变化,反而影响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幼儿园给孩子留书面作业,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都清楚,孩子那么小就开始写大量的字,手部肌肉、骨骼发育不完善,写字太早手容易变形。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要完成一副涂色的画少说也要半个小时,让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半个多小时,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
这些年,因为作业导致儿童自杀的事件发生过多起,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苦到极限、害怕到极限、绝望到极限,他是不会选择自杀的,孩子更是这样。作业之痛已成为孩子的最痛,但很少有人想到繁重作业本身就是最大的隐患。
尹建莉老师在家长咨询的所有案例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细节:从孩子一上学,这些家长就在写作业、考试成绩方面投注过多的热情,然后对孩子进行错误的管制,一点点伤害孩子,一步步把他们推入痛苦的深渊。家长花了很多功夫,可到头来,却惶恐地发现,他们的孩子不但学习没搞好,心理、道德等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幼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链条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最大误区就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现在绝大多数家长一味选择双语特色、知识特色,要求幼儿园教孩子认字、算术、背诗歌、记单词,这种做法只重视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等其他几个方面的重要能力并没得到相应发展。最大的错误就是小学化。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与否,这是幼教和小学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婴幼儿0—5岁没有程序性记忆,他们看什么都是新的,分不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只要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就干。幼儿教育应该是丰富的生活、快乐的玩耍,幼教是一种生活中的教育,是游戏中的教育,是学和玩的统一体。幼儿园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