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生病了
(2016-06-09 21:24:16)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阚侃教育 |
随着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出炉,今年的作文毫不例外的仍是大家议论的焦点,有褒有贬。连年的吐槽,大家隐隐约约感觉到作文生病了,并且是疑难杂症,症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命题方向出现了偏差。多年来,命题者绞尽脑汁命出的题目大家并不买账,只要把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汇总在一起就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作文题朦朦胧胧、模棱两可、生僻怪异,貌似深刻实则不伦不类,仿佛命题者与考生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命题者还命了不少风花雪月、玄虚空洞的难题、偏题、怪题,考生只能空对空地无病呻吟。作文命题要从“玄虚空洞”转到“社会现实”上来,要把学生从“空泛”“浮夸”的文风中解救出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来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评述现实,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作出批判性解释和对未来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是作文内容过分追求形式化。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的重点放在了语言文字运用技巧训练上,追求凤头、猪肚、豹尾的篇章结构,文通句顺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的文辞之美。叶圣陶先生80年前就告诉我们,作文的过程是陶冶情操并写成文字,是一种探究过程。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是一次创造活动,都是对个人生活、思想、情感的一次提炼和丰富。因此,作文要从讲“感性”重“技术”转到讲“理性”重“科学”上来,强调理性、尊重科学,让学生学会用作文的形式、思辨的办法、探究的途径,正确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
三是写作方法重“技巧”轻“生活”。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过分注重猜题、押题的投机取巧做法,范文模式的雕虫小技,文采辞藻的文字游戏。一天一篇日记,一周一篇作文,让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写日记、作文就怕字当头、愁上心头。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因此,写作要从重“技巧”转到充实学生的“生活”上来,让学生阅历得广,情性丰厚,兴趣饶富,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事实,通过统计、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方式,去探究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
四是写作指导训练要从“空中”回到“地面”。现在,学生所学课本、阅读教材的大部分篇目都是文学作品,许多教师除了拿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作学生作文的例子外,还拿《读者文摘》《新概念作文》的文章做例子,用文学作品去训练没有生活基础的学生,这是作文教学的死胡同。文学作品主要是面向精神生活的,而学生作文主要是面向生活实际的,这个基本问题大家必须搞清楚。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来自生活,一方面几乎用清一色的文学作品训练学生,这样背道而驰的指导训练怎样指望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呢?
比较中外作文差距或许能让我们看的更加清楚。作文目的,他们重视思维能力训练,培养的是战略眼光,我们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培养的是战术策略;作文命题,他们重视社会现实中的深层问题、思维难题或疑惑,我们重视的是玄虚空洞、风花雪月、偏难怪的话题;作文结构,他们重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重视凤头、猪肚、豹尾的三段式;作文方法,他们讲“理性”重“科学”,我们讲“感性”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