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阚兆成
阚兆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299
  • 关注人气:4,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孩子的终身老师

(2016-05-24 05:28:32)
标签:

高原石头

分类: 家校共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专家认为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母亲的作用占90%以上,如果母亲的教育稍有闪失,对孩子的危害与打击都将是毁灭性的。

    反观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两种致命的错误。一是家庭教育中母爱的缺失,二是父母试图将教育的责任全部转嫁到学校身上。然而,在一切“学而为考”的时代,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和品德教育,立德树人成了空中楼阁式的理想。
母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者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很多母亲放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外,还有很多的母亲缺担任母亲和儿童教育者的职责所必需的教育,也就是说,她们没有足够的教育力去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比喻说凡是没受过教育的人、不学无术的人、一知半解的人,就像安装了一个坏发动机的飞机起飞了一样,不仅自身毁灭,而且给别人带来了牺牲。

    也许有人说,我们有师范教育,但我们的师范教育只教如何成为别人孩子的老师没有教人如何做母亲,做自己子女的老师。无论是母亲还是老师,有很多育分高手,但他们未必是育人高手。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越来越高,年龄也越来越低。
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母体之中。儿童的一些身心病症源于母体,而母亲却不自知。福禄培尓说“国民的命运,与其是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遗憾的是,真正理解这一意义的人却很少。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的教育。堕落的母亲,正在把自己的子女入牢狱和教养院。蒙台梭利说儿童头三年的发展可以看作人的一生。夸美纽斯认为人在长大以后的教育效果是由他在童年里是否进行了正确合理的与轻松的教育教学来决定的,孩子从出生到6岁应当由母亲来教育。卢梭认为母不母,则子不子。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可能借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人的性格和习惯大都是在人生的前几年形成的。人在这几年养成的性格中的东西是很牢固的,会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这个时期培养的好,老师顺势培养,孩子容易成人成才,否则,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坏倾向和坏态度,事倍功半。BBC拍摄的纪录片《人生7年》,从7岁拍到50多岁,用事实向我们揭示了时代、阶级和环境对人生的重要性。

    在这个物化的世界里,很多人不由自主颠倒了是非黑白,混淆了人与物的孰轻孰重,总想竭尽全力为子女谋取尽可能多的物质利益而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段。不愿做母亲、不会做母亲已经成了社会问题,要想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必须唤醒女性的母爱意识,提高母亲的教育力。

    归来吧,母亲。你的孩子需要你的有效陪伴才能得到全身心的发展,整个社会需要你的付出才能和谐文明,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摇摇篮的手。(网络好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