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培训要点简介
(2016-05-10 08:26:50)
标签:
阚兆成 |
分类: 家长学校 |
近几年,在研究、组织和实践家长教育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在全国首提“家校共育”概念,撰写《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册)》《学会学习并不难》两部书,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报刊刊发了对一系列观点和做法,形成了针对幼儿、小学、初中家长关于家教常识、理念更新、方法指导、习惯养成、传统文化滋养、学习指导等一系列报告,我所提倡的“家校共育”核心理念是“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提高父母,成就孩子”,主旨是“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家长、改变家长,使家长变得更专业,真正成为一名称职家长、合格‘老师’”。
世界各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潮流启示我们:一个国家、地区只是就学校教育论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状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潍坊教育近10几年来在全国精彩纷呈,有声有色,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领先地位,12年来,潍坊市创编了我国第一套以年级为单位的0到18岁的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体系,中小学生家长每年都要参加至少8个课时家庭教育培训,组建了由家庭教育讲师团,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的家长学校固定教师队伍,实现了课程标准、固定教师、教学计划、专门教室、学籍档案、教学资源、管理制度、督导评价的家长学校八项标准化建设。
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子方法。观念不对努力白费。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家长。据有关调查分析,孩子出现的大量问题,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原因80%以上能追溯到家长身上,这也印证了古训“子不教父之过”的正确性,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而逐渐累积而成的。然而现在的家长奉行的是“子不教子之过”,孩子一有什么错,很多家长立即想到的就是如何教训孩子、改造孩子,而不是反思自己、改正自我,其效果可想而知。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养而不教的问题。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1621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坦言,目前年轻人将孩子隔代寄养的现象普遍。在城市,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或不愿操心,把孩子送到老人处抚养;在农村,因为外出打工,许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很多孩子从幼年起就不在父母身边。研究表明,12岁特别是6岁之前,是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孩子如果缺少父母陪伴,就会造成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给日后的人生埋下隐患。
对幼儿家长的培训主要观点有:
1、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位置。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排序: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教育列整个教育的首位,家庭环境、家长素质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家里,学习“品德和行为”,是“养成习惯和做人”;
在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是“学会学习和做事”;
在社区,进行“实习和实践”,是“学以致用和公益”。
3、家庭教育的误区: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孩子上了学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当着孩子常说社会负面现象;为事业舍孩子;树大自直,人大自正;好拿自己孩子与别人比;不能善待老师;教育心态太浮躁;存在诸多
4、要认真践行“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而逐渐累积而成的,孩子犯了错,家长不是教训孩子,而是反思自己、修正自己、带领孩子共同成长。
5、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幼儿教育更重要的事了。三岁决定一生,3岁大脑接近成人的重量。神经纤维联成复杂神经网络的过程70%—80%是在3岁前完成的。
7、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个好习惯,良好行为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庭是习惯的学校,而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和成绩成正比,厚德载物,大才要有大德保驾护航。
8、早教的重要任务是丰富的生活、快乐的玩耍。早教是一种生活中的教育,是游戏中的教育,是学和玩的统一体。习惯、性格培养是早教的重任。习惯、性格培养年龄越小效果越越好,小时候一份耕耘十份收获;年龄大了十分耕耘不可能取得一份收获。
9、早教的关键是教育家长。家长是任何机构都不可替代的。早教最好的途径莫过于父母的陪伴、父母的言传身教。
10、早教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几个小孩在一起玩。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以及提供各种各样的体验式环境,激发出孩子不同的行为表现,丰富其个人的经历,促进神经突触之间的联接,提高联接密度,从而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给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潜能开启。
11、最大的误区是提高孩子知识水平。现在绝大多数家长一味选择双语特色、知识特色幼儿园,要求幼儿园教孩子认字、算术、背诗歌、记单词,这种做法只重视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他几个方面的重要能力没得到相应发展。
12、最大的错误是小学化。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与否,这是幼教和小学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婴幼儿0—5岁没有程序性记忆,他们看什么都是新的,分不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只要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就干。
13、人生是长跑,起跑线并不重要,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赢在终点。
14、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要老跟别人比较,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就是成长进步。
15、减少隔代教育比例,克服困难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最大限度的尽父母之责任,让孩子尽情享受父母的言传身教。
16、家长要帮孩子找到发展的潜质。清楚孩子的智能类型、气质类型、学习类型和自己的教育类型,帮助孩子选择准适合自己发展路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17、家长帮助孩子学习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让孩子从操作中学习,要孩子思考学习的方法与要领,注意提供能促进孩子学习的情境,家长要做良好的模范,保持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和周围的人保持密切的社会关系。
18、学习能让家长变得更专业。做一个称职家长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生理知识、心理知识、道德行为知识、审美知识、教育知识、家庭知识等等。学会教育培养孩子的先进理念、方法、策略和管理,做到教育孩子时心中有数、有章有法,避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走弯路、错路。
19、家教书籍主要有三类:个案经验(教育偶像书),读这类书要特别注意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性。文献资料。这类书是收集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文献资料,蕴含着大量可以借鉴的规律性内容,这些资料对各种类型的孩子都适用,如果家长有时间和精力,多阅读一下这类的。研究成果。这类书的特点是现实性比较强,贴近实际,但是,不一定很科学(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做法、经验毕竟不是规律,极端典型更不是规律,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生搬硬套到每一个家庭,大多数家长是要失望的。家长在选择家教书籍的时候,先要搞清书的特点,再考虑自己的需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20、和谐家庭培养健康孩子,凡是夫妻关系融洽、和谐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出现问题的是极少数的;问题孩子大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背后必然站着不合格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