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会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6-05-08 05:47:22)
标签:

钱永华

分类: 家校共育

[转载]家长会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家长会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孩子一年到头在学校,我们长时间不召开家长会,显然只能让问题愈来愈严重,只有真正团结家长,教育才有可能向更好目标前行。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开家长会,一方面,孩子成绩可能不怎么优秀,一旦老师与家长走在一起,自己的小九九就会被打破,另一方面,许多家长觉得难为情,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老师会当众批评。

从教育效果来看,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毕竟家庭与学校之间还存在教育盲区,再加上社会多元化发展,许多孩子个性特别,在学校里能混则混,到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久而久之,试想,能学出啥样来呢?

当下许多问题学生,我发现绝大多数都与学校、家庭没有及时沟通造成的。家长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老师抱怨孩子做事老是敷衍,殊不知,孩子可算舒服呢?俨然是天不怕地不怕,乐得逍遥自在。

这不,经常听到家长在老师面前抱怨,自己如何教育孩子,可惜的是小毛孩愣是对着干,再瞅瞅站在一边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低着头,手不由自主地摸着衣服的下摆,老师皱着眉头,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是无效的,只能让孩子滑落到无底深渊去。

我主张初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原因就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瞬息万变,说不定就会被一个奇特的念头所左右。难怪有些孩子一旦犯了大错误,家长有些莫名其妙,为啥呢,孩子原来不是如此的呀!

当然了,家长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召开的,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充分准备。事实上,许多有效家长会是建立在班主任老师不断地家访的基础上的,然而,可能是通讯发达了,许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这一行动环节,导致家长会变异为告状会。只要提到家长会,许多孩子都从心底抵触,为啥呢,他们经历过的家长会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大人无休止地呵斥。

开家长会到底是为了什么,许多人没有搞清楚,正因为如此,随意性特别强,乃至于家长会结束,许多家长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收获。家长会的设计者有必要明确主题,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此老生常谈是没办法引起家长对孩子重视的。

家长会,班主任需要对班级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一方面可以通过家访或者QQ等平台来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老师以及周围学生进行摸底,唯有如此,才不会在家长会上高谈阔论,隔靴搔痒,开了等于没有开。其实,许多家长特别在意自家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如果你从头到尾,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这显然会让人失望。

如果我们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及时有针对性谈一些孩子的问题,家长一定会特别感激你,不要回避问题,而应该主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这也就是为啥家长会结束后,许多家长不愿意离开的原因所在。

我喜欢在家长会上交流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往会把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要点到。不要小瞧这个过程,事实上,这个时候,家长听得特别认真,他们渴望听到老师与孩子的真诚交往过程,否则,老是在讲台上说一些浅层次大而化之的问题,只能让人产生狐疑,这种感觉是从自己参加家长会获得的。

正因为如此,每次开家长会,无论有多忙,都会认认真真准备,主要是回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哪怕一两句话,说不定都会为之动容。有人会问,点点滴滴老是想不到怎么办呢?我想,如果想不到,十之八九都是自己没有做有心人而已。一方面,我们已经每天都写班级日志,随时记录班级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另一方面,坚持要求孩子写日记,如果不是语文老师做班主任,可以让孩子写周记,而且自己要及时批阅。这两方面做好了,等到家长会前,我们只要稍微翻一翻、想一想,就会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出来,这样的家长会才会更好地抓住家长的心,让每个人都觉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

我反对大而空或任务布置式的家长会,只有及时准确地把孩子在校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孩子正确做人、认真做事。话又说回来,我们的家长会也没有必要拒绝孩子参加,否则,只能让孩子充满敌意。最美妙的家长会就是家长、老师和孩子待在教室里,共同探讨成长的话题,有好的说好的,有问题的说问题,无需有任何遮掩。不要以为家长只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数,尤其是乡村学校,殊不知,许多家长在关注孩子分数的同时,更关注其健康成长。其实,乡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留下来的孩子十之八九都是特殊的,不是家庭岌岌可危,就是已经破碎不堪,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学校与家庭经常联系,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就糟糕透顶了。

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可惜的是,许多孩子没有了榜样的力量,整个人的腰杆都没办法立起来,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家长会更需要给家长鼓劲儿,否则,孩子又怎么可能拥有安静的灵魂呢?

大人的信心特别重要,只有大人做到顶天立地,孩子才可能拥有阳光般的生活。为此,家长会还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成长,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个问卷调查表,不要小瞧这样的举动,孩子父母在回答的时候,也是在自我教育,不要天真地认为一个个问答都会得到最最客观的答案。实际上,我们得到十之八九都是家长即将产生行为的答案,如果是这样,问卷调查的效果就有了。

家长会不应该是批判会,更不能是告状会,应该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员会。我反对家长会一结束,孩子的苦日子就来了,到那时,又有几个孩子不怨恨老师呢?一旦师生产生了隔膜,孩子整日里处于战战兢兢之中,没有了心与心的交流,试想,教育效果又会好到哪里呢?

我喜欢在家长会上谈论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加安心的学习,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恰恰相反,这比多如牛毛地发泄情绪,说孩子的是非不知要强多少倍。这不,一场家长会刚刚结束,参加家长会的某个小毛孩就拿出刚刚写完的日记,我大体看了一下,顿然心中一颤,大体上写的是,本以为家长会钱老师会说什么成绩上如何不理想的话,没想到,二十几分钟的讲话中都是在谈到底如何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谈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思想困惑,我不努力学习又怎么行呢?

家长会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另一方面,更应该让其增强信心,否则,就是失败的,不利于孩子与大人之间建立正常的沟通平台。有孩子说,我毕竟只是个孩子,实际上,我们有必要多问问自己,不妨从孩子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而不是固执己见,似乎孩子就应该屈服于自己一般,愈是如此,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只会拉大,这才是最不需要看到的景象。

我们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老师,那就是孩子又怕又爱,否则,孩子很难得到正常地成长。家长会本身在孩子心中就是比较恐怖的活动,我们有必要定期召开,但在家长会上,我们除了交流问题之外,更需要给孩子及家长点燃希望之火,唯有如此,家校合作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保障。

家长会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