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凉水井中学师生“对话哈佛”

(2016-04-26 05:48:59)
标签:

僰道行吟

分类: 呐喊.建议
        《对话: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中美教育对比能启发什么有价值的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今晚20:30沪江CCtalk教育意义的对话——‘‘猫爸会客厅走近哈佛‘’。特邀了三位嘉宾与二十世纪研究院的杨东平院长与师生们进行对教育的深度剖析。

        在线400多人,整个交流场畅言深入,话题广泛又切实,发言有来自老师、学生、家长或游客身份的,专家在线心与心近距离答疑解惑,体现出所有人对教育问题的深切关注。

        教育对比,关注差异,无非为了取长补短,择优以用,发展自身。无论中式或西式,各有优弱,或互补、或矛盾,其实都只是适应各自土壤结出的果实而已。‘‘橘生于南,在北为枳’’,选择什么,各有自由,适已为宜,毕竟,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开明的现代社会。

        回到本真上,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要清楚人的生命意义与社会意义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问题。作为人,在社会谋事,需要使命感。需要有一种力量使人意识到这种使命感,这种力量就可以用教育实现。回归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去功利化,去教育实用论,关注人的内心追求与心灵成长,回归本位在人的人格健全与精神理想对现实世界的建设与创造,而不是增加对外物与外在舍本的逐利,需要有情怀地做教育才能做好。古语曰:‘’事有先后,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道也‘’。在中国,古代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志向,已经阐明了从格物上认知世界、修身的先后顺序;在中国近现代,有‘’为中华之崛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在外国,有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启人以思想灵光;在现今,有Altschool、bluehill这样的领先教育模式。无论什么样的智慧方式,都有可学习与借鉴处,人在反思中成长得更快,教育工作者尤应重视自我成长和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意义。

        中国的素质教育,从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始;道路靠每个人转变思想、优化思维和所有人团结一致开始;优化思维重在阅读、与智者对话、探索实践、从反思与进步中渐进改变。这是现阶段可实现的教之‘‘道’’。(凉水井中学社团报道  2016-0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